"廣昌購物中心的五毛西紅柿,在物價飛漲的現在,何止是良心價,簡直是清倉大甩賣的賠錢價。
除了喜愛各種促銷商品的大媽大嬸大爺們,還有一些人,也懷著忐忑的心情,走進廣昌購物購物中心。
生活在物質富足的年代,也有一批和貧窮為伴的人,他們的生活困境,并非普通人能夠想象。
岳霞霞是清河市第二十九中心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她和奶奶相依為命,住在清河市市郊一個雜亂的城中村中。簡陋的兩間小平房,是他們唯一能夠遮風避雨的場所。如果不是學費全免,課本費全免,她根本無法上學。
她剛出生,母親就離家出走,早就不知所蹤。而早些年,父親在打工賺錢,還算是衣食無憂。但災難來臨時,猝不及防。
因工傷身亡,卻得不到賠償金,留下她和年邁老人,緊緊靠著政府發放的每個月五百元的孤寡補助生活。
這其中,有兩百元需要購買老人每個月的醫藥費。剩下三百元,在人均收入年收入超過27萬的清河市,在房價每平方最低兩萬元的清河市,要維持他們祖孫兩人一個月的生活費用。
岳霞霞和奶奶每年的口糧,是從郊區老農那兒,一次性購買的三百斤稻谷。每周岳霞霞都會拎著五斤谷子,到一個老碾米作坊,把這種一塊錢一斤的稻谷,黏了皮,然后再拎著一袋糙米和稻谷糠回家。
這就是她和奶奶一周的口糧。
至于魚肉菜水果,是岳霞霞生活中的奢侈品。依靠著撿拾垃圾給岳霞霞購買學習用具的奶奶,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吃一個白煮蛋,還會把蛋黃分給岳霞霞。
至于她家里吃過最多的肉,則是三塊錢一斤的豬皮,煮爛了,加點鹽,直接配飯。
而岳霞霞吃過新鮮水果的記憶,則是在七八年前了。那時候,物價還不貴,奶奶撿了一團廢棄的電線,賣了十多塊錢,老人家笑瞇瞇地給她買了一片一塊錢的西瓜。
吃著紅瓢帶沙的西瓜,岳霞霞甜到心里去了。她特意剩了大半紅瓢,留給奶奶。
后來新鮮菜攤的蔬菜,他們也買不起了。
一斤一塊,一斤兩塊,一斤三塊……
小學四年級,正是身體發育的關鍵期,僅僅靠著每天幾兩的米飯,岳霞霞覺得每天肚子就像打鼓一樣,總想吃些什么。
后來,岳霞霞聽到鄰居的阿嬸議論,在晚上的超市的水果蔬菜,每斤只要八毛錢。
她終于小心翼翼地走進距離家最近的一個超市。
發黑的芒果,爛點的西紅柿,焉了吧唧的青菜,切掉腐壞的半個黃瓜……
在超市里,她嘗到了許多從未吃過的食物。
有一天,她同樣在晚上八點,帶著兩塊錢,到廣昌購物中心買特價水果蔬菜,突然,她發現在新鮮蔬菜的銷售區,突然多了一個大貨架。那個貨架上的西紅柿新鮮得能夠掐的出水來。
重點是,這些紅通通,柄上還帶著嫩葉的新鮮果實,一斤只要五毛錢!
五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