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市流星地鐵站,一個褐色頭發綠色眼睛,皮膚很白,但臉上雀斑很多的西方青年男子,好奇地瞪著地鐵角落的一個鐵圍欄。
鐵網籠子非常堅固,一般手法無法破壞。里面有許多層疊在一起,就像葡萄串一樣的透明顆粒,不知道有什么用途。
“湯姆,你在看什么?”他的朋友一個金發的女孩說的是英語,看他蹲在那兒,好奇地詢問。
“這個東西很有趣,不知道是不是華國人的特殊裝飾品,不過看起來好像一種多肉植物,不過,不知道為什么外面罩著鐵欄桿。”那個褐色頭發的西方青年,抬頭解釋自己行為。
“不知道,地鐵快要到站了,我們趕緊跑過去,這里太偏僻了,再不過去,來不及趕車了。”金發女孩催促著他。
“哦,”褐發青年戀戀不舍地站起來,回頭再看了一眼這個擺放奇怪的泡泡,才帶著疑惑離開。
這個鐵欄桿里的東西,雖然有些特別,但并未引起太多人的關注,大家形色匆匆,上班下課,哪有功夫搭理地鐵站最不起眼角落的東西,輕描淡寫一掃,忽略過去。
那兩個國外青年離開五分鐘之后,一個年約五十,穿著橙色羽絨服背心的大媽,拎著一串鑰匙,嘴里嘀嘀咕咕,走到鐵欄桿的旁邊,打開側邊小門鑰匙,低頭走進欄桿內。
“活了大把年紀,就沒有見過這種古里古怪的植物。真不知道做啥用的,不明白于主任讓我們摘這個干什么呢?。”這個大媽一口京腔,蹲下來,將一串透明的小泡泡剪下來,然后放進袋子里。
這只是種植呼吸泡泡的一個種植試驗點。
于靜在地鐵中實驗種植的二十株呼吸泡泡,有種植在走道的角落,也有種植在她認識的負責京城市地鐵運營管理的于主任辦公室,也有放在地鐵站的空置的狹窄房間里,從一層,到二層,反正盡量將它分布在不同環境中。
這個實驗,并非于靜自己獨自進行。
和她一起關注這個種植實驗的人,還有京城大學的地質學院,他們在半個月前主動聯系她,爭取和她的合作。
還有許多手握資金的知名投資人,希望從她手中拿到呼吸泡泡的種植數據,以及獲得種子來源。
除了研究界和資本界,在政府和中央軍部,也有人和她接觸。
這些人的勢力和影響,都是于靜這個小記者所不能抗衡的存在。只不過,他們并沒有利益沖突,于靜也沒有在呼吸泡泡大利潤下,利欲熏心,而是作為中間商,到林曾處采購呼吸泡泡的種子。
于靜找林曾所訂購的一千個呼吸泡泡的種子,大部分是幫助這些人采購。
在林曾下榻的酒店的二樓咖啡廳,于靜將訂金轉給林曾之后,林曾答應三天之后,將種子發送給她。
上次她清空了呼吸泡泡產品的存貨,這次她也幾乎將林曾秘境二號空間里的呼吸泡泡子株種子全部買走了。
想要更多的呼吸泡泡,只能等他回到清河市之后。
“一千株的呼吸泡泡,是無法市場的需求。我在津門市的種植洞里,每天產出的呼吸泡泡,立刻就被特殊行業訂走,而普通人的市場,完全沒法供給。”于靜攪動面前的咖啡,她發現這位呼吸泡泡種子的提供者,并不關心市場的行情,但是她覺得還是應該眼下的情況和他交流。
林曾目前的注意力,真沒放在呼吸泡泡上。
特殊秘境的小家伙,分散掉他一部分的時間,更重要的是構建京城市的秘境空間。
秘境是林曾最大的底牌。
控制著秘境,也意味著源源不斷的晶源體。
特別是基樹的存在,是秘境空間存在的基石,除了上次紅仔的幫助,這次他必須獨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