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公司發展的最重要依憑。”林曾說道,他并沒有多提這些植物的來源。說得越少,錯誤越少,是林曾在提及植物來源時,一直遵守的原則。
劉華梅音似乎對植物的來源也不感興趣,她終于將這次來訪的目的告訴他。
“這次來到華國,我是主動要求前往。第一,身負大賽組委會的任務,鑒定你們作品的信息,并非偽造。第二,我想從貴公司購買一批綠植,在我新的設計作品中應用。”
劉華梅音將目的坦坦蕩蕩地說出來。
對一位活過半個多世紀的老人家而言,不倚老賣老,和年輕人平等的交流商談,會讓對話者感覺非常舒服和放松。林曾正是因為她的這種態度,原本心中有些抗拒的想法,被拋之腦后。
“我能冒昧問一下,您下一個作品是什么嗎?”林曾好奇地問道。
“暫時還沒有考慮好。”劉華梅音笑著說道,“我今年六十九歲,每一次設計作品,都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投入,所以,我還在猶豫中,目前,有a國一個綜合性大農場的設計,這是我擅長的室外領域,還有一個歐洲科技公司的大廈室內綠化,這是我最近幾年很感興趣的方向。但是你們公司的設計,給我帶來一些特殊的靈感,”
劉華梅音和林曾娓娓而談,仿佛她面前并非華國的一個普通綠化公司的管理者,而是和她處于同一水平的人士。
林曾腦中飛快閃過一個想法,但卻沒有說出口。
他按耐下心中的想法,點點頭,說道:“如果是你個人的作品,沒有問題。”
能為劉華梅音這樣享譽國際的大師級人物,提供設計所需的植物,對異度公司的發展有利無害。
林曾剛才臨時磨刀,上網查詢了一番這三位大師級人物的作品。身為華人的劉華梅音,雖然是女士,但她的設計作品,反而比擅長庭院和花海設計的秋田真一,以及室內立體設計的阿倫更有氣勢。
也因此,她的每一個作品,都具有非常廣泛的知名度。
劉華梅音雖然還未決定下一個作品,但得到林曾的許諾,非常高興,她將自己私人的電話號碼留給林曾,林曾也順勢將自己的手機號遞給她。
秋田真一煩躁地看到劉華梅音和林曾聊得熱絡,又似乎互相保存了號碼,頓時有些著急,他朝著那個莫名其妙跑開的小翻譯方向望去,又拉不下臉來去找那個小翻譯。
“劉華女士,你和這位先生在說什么?在一個不懂中文的人面前,旁若無人地用他聽不懂的語言聊天,是非常失禮的事情。”秋田真一憋著一口氣,用生硬別扭的英文,對劉華梅音抗議道。
“確實如此,可惜林總不懂英文,我們身為客人,若是用主人不懂的語言交談,且不是更為無禮。”劉華梅音從容不迫說道。
秋田真一頓時語塞,他咬咬牙,看了看時間,打算舍棄面子,去把那個跟在阿倫身邊的小翻譯叫回來。
這時,林增苗圃的鐵門,被“吱呀”一聲打開,一個金燦燦的腦袋探了進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