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這種專業的事情,就是要交給專業人士。
潘若明在盡心盡力地幫林曾公司建立制度和管理方式,林曾自然也不會忘記他的承諾。
首先最重要的是為每一個福利院的孩子,提供充沛的奶源。
他打開自己在紅磚小樓中的雜物間,從地上搬出一個大紙箱。掀開紙箱,里面滿滿全是拳頭大小的單人床模型。
林曾聘請的雕刻工,每天一直在兢兢業業地工作。說實話,林曾幾乎沒有怎么和這位年輕的工匠多交流,甚至不太記得他的名字了。
這位江畫介紹的雕刻工,每隔兩三天,都會到金月灣小區找劉山,用相同數量的奶果家具擺件,換取雕刻的原材料。從最初聘用他開始,已經持續整整三個月的時間了。
按照林曾的吩咐,他大部分雕刻的物件是單人床。如今,他每天都能雕刻六個以上的單人床,而且雕刻手法,也進步很多,刀法流暢,線條圓潤,雖然還不及江畫的水平,但比最初的雕刻品,已經有明顯區別了。
林曾將這些拳頭大小的奶果單人床,挑挑揀揀,選出兩百個數量。這幾乎占到這幾個月雕刻的一半數量。
要同時培育這些奶果單人床,并不輕松。最后,還是潘若明決定,直接讓孩子們自己培育自己的單人床。
兒童福利院的孩子都早熟,年紀大的孩子,都能幫助阿姨照顧一些小寶寶,清洗衣物。那些種植在院里的各種蔬果,大部分都是孩子們自己澆水施肥管理。
而且福利院處于市郊,周邊能夠弄到大量的野草青藤,可以直接進行奶果單人床的培育。
同時,潘若明提出,并不需要馬上將所有孩子的奶果單人床立刻到位。他們可以開始先集中培育目前院里嬰兒的小床,然后循序漸進,再保證每一個孩子都能夠獲得床位。
目前,兒童福利院中,有十幾個三個月到一歲之間的孩子。他們對奶制品的需求最為旺盛。稍大一些的孩子,還能依靠普通食物攝取營養,而這些被父母拋棄的嬰兒,只能依靠市面上普通的嬰兒奶粉為主要食物。
這也是潘若明前一陣子最為掛心的問題。福利院的預算不足以購買品質更好的進口奶,但那些價格稍微低廉的普通奶,又讓人喝得提心吊膽。
林曾的奶果單人床的出現,及時地解決了這些孩子的奶源問題。也讓潘若明更加放心地離開福利院。
接手潘若明工作的人選,是一位看起來笑容溫和的中年女子,她衣著樸素,不施粉黛,原本是海西省兒童福利院的的副院長,不知怎么被潘若明勸動,同意接手福利院的工作。
林曾在處理福利院和異度公司事務的這段時間里,意外收到育種空間系統的消息通知。
“完成‘改善千戶居民飲用水品質’的任務,水珠蓮品質提升。”
“獲得‘天水蓮花’種子。”
最緊迫的一項任務完成,讓林曾心情大好。聽到系統消息的時候,他正躺在大夢公館的主臥室大床上,查看潘若明提交的最新招聘員工資料。消息一響起,林曾高興地一躍而起,立刻找系統了解天水蓮花的屬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