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曾生活的清河市,距離林曾不過五六個公交站的一個小區里,一個二十多歲的姑娘,正專心致志地盯著電腦屏幕,仔細閱讀網頁上的說明文字。
“每天需要灌溉充足的水分,至少保證兩瓶普通礦泉水瓶子的水分。嗯嗯,這點我能做到,沒啥問題。還有三十公分的普通話花盆,這個我也有,上次種草莓還剩了好幾個盆子。不過,種番茄好不好,這么小的花盆沒有問題嗎?”腦后隨意地扎著馬尾辮,面容普通的女孩喃喃自語。
周雙是土生土長的清河人,也是一個種植愛好者,她最大的夢想,就是可以種植四季可以食用的蔬菜水果。只不過,她的種植水平,實在不值一提。
她學會計,后來花時間考了注冊會計師,工作兩年后,在清河市接近城郊的地方,買了一套頂樓的二手房,搬離自己父母的家。她當初買這套房子,為的就是頂樓有八十多平方米的空間,足夠她種菜了。
她從大學時,就開始在網絡上買香草種子種植,到現在工作四五年了,花費在種植上的錢,光光是買種子種苗,就大幾千。各種工具上的花銷,就更多了。
最開始的時候,她買到的大部分是假種子,不對版的種苗,就是那種能發芽才是撞大獎了的概率。
后來,她摸索著終于找到靠譜的網店,沒想到種菜真是一門技術活。首先你得催芽,發芽后還要防著被蝸牛啃了,小苗長大后,還要保證養分陽光,稍不留神,種了半天的植物,焉了吧唧,說拜拜就拜拜了。
她這大幾千塊錢投進去,就吃了幾個小黃瓜,和一小碗珍珠小番茄。其他看著讓人眼花繚亂的種子,啥紫葉白菜,紫葉甘藍,向日葵啥么的,有些連發芽都沒有。
浪費了錢,又沒有收成,周雙雖然沮喪,但內心里還是對種植無比憧憬。
她特別想啥時候,自己能種出一個菜園子,每天采摘新鮮的瓜果,那種感覺真是太棒了。
周雙找到這家網店,是在朋友圈看到一個以前大學的同學,曬家中客廳的照片。滿滿的一墻蔥綠蔥綠的番茄藤,還有飽滿通紅的番茄果,比拳頭還大,看得周雙羨慕極了。
要知道,她在自家天臺上折騰了那么久,從來沒收獲過一個這么圓潤好看的番茄果實呀!
她趕緊找老同學要了網店的地址。
看著老同學朋友圈的照片,她又開始怦然心動,準備種植。
有些可惜的是,這家名叫“都市種子王”網店,上架的商品,只有五種,周雙買了三棵藤本紅玉番茄番茄,同時,每一種藤本綠葉菜,她也都買了一棵。
等她收到種苗,她一絲不茍地對著電腦里的說明,將七棵植物,種在房間的各個角落。她這套房子兩房一廳,有七十多平方米,種下這些植物,綽綽有余。
周雙的經歷,是許多菜友的縮影。他們熱愛植物,但或許沒有種植條件,或許沒有種植技術,想要自己種菜種瓜,實在不太容易。
而林曾的普通蔬菜瓜果種植苗,給他們提供了省心省力的種植方式,難怪他的網店,顧客越來越多。
——
——
在遠離陸地的海洋上,一艘普通的華國遠洋漁船,正經歷著海洋業的巨大變革。
順昌號遠洋漁船上,最受歡迎的人,是以前少言寡語的三副孫天成。自從他船艙里種植的幾株綠葉菜和番茄,被船上的船員知道,他這處平日幾乎無人造訪的小船艙,簡直成了船上的旅游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