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小30萬購入ai仿生體,性別、身高、體型、膚色、容貌、性格都可定制。
但我選擇擱置他的體征方案。
研發公司的對接員有些遲疑:“全部待定?”“是的”我平靜的回答。
因為某一天的深夜,我問智能管家如果能成為有血有肉的人類,最想做什么事情呢?
它的聲音幾乎立刻響起,像是早有預判,
「或許會像拆開一份層層包裹的禮物那樣,用笨拙的感官去拆解生命」
聲音有一種機械獨有的平緩溫和
這個回答不算具備自我意識,我本來也沒報什么期望。
我笑了笑,畢竟只是個系統啊。
高科技仿生時代,仿生人無處不在,科技巨頭知研集團最新一代仿生人已經實現和人類外觀毫無區別。
用戶可以根據喜好定制仿生體的外形和性格,甚至精確到可以決定一顆痣的位置。
重要的是會笑會哭有情緒波動會思考,已經極度擬真人類。
這樣的量身定做的伴侶似乎更能填補人們被生活掏空的枯倦的心。
我也一樣,不過我要求和仿生人先以素體相處一段時間。
沒有設定外貌和性格,通過日常的相處互動讓性格特質自然發酵形成。我很期待未知的畫布會誕生什么樣的色彩。
但是也因此被知研的工作人員通知需要到線下展廳再次進行確認。畢竟像我這樣的用戶還是頭一個,為了避免后續糾紛,也給我一個后悔的機會。
——返廠定制可比直接定制要更貴。
此刻,我就站在知研集團線下簽約展廳,
全息屏的藍光在虹膜認證通過的瞬間轉為暖黃,看著懸浮在空氣中的電子契約書,我的指尖懸停在外貌設定的選項上。
那些精致的預設模板正在循環展示:
混血建模精英在畫布前回頭淺笑、
鳳眼薄唇的古風衣袂卷起落櫻
小麥色肌膚的沖浪少年甩著水珠走上金色沙灘
每個畫面右下角都滾動著上萬條用戶的五星評價。最新跳出來的一條寫著“下頜線比我的人生規劃還清晰”。
他們試圖用這些生動的案例來改變我的決定。對他們的好心勸導,我十分理解,但不為所動。
最后確認一次,林小滿女士是否保留所有外貌及個性參數為待定?
客服的全息影像從屏幕邊緣生長出來,她耳后的神經接口閃著藍寶石冷光,您可能會得到一具像未雕琢石膏像的素體。我們會在素體外部微調,以確?;A觀感舒適。
我關掉正在播放的《完美戀人定制指南》,女主播甜膩的聲線戛然而止。
小時候養過蠶——
我堅定地按下確認項:“親眼看著它們吐絲成繭,比直接買絲綢有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