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身上精致的紋路在陽光下閃閃發光,仿佛訴說著一段段歷史的記憶。
她沉默許久,最終抬起頭來,眼中閃爍著淚花:“謝謝你,林硯。”
“阿依夏,我知道你現在很不容易,但請相信,總會有辦法的。”
林硯語氣溫和,“我們可以一起想辦法,讓艾德萊斯綢再次煥發光彩。”
阿依夏點了點頭,聲音有些哽咽:“我會努力的。”
周末開放日當天,茶館熱鬧非凡。
孩子們圍在艾買提江身邊,學習如何敲打銅器;
阿帕則在綢布上勾勒圖案,不時指點著幾個年輕人;
林硯在一旁調試直播設備,確保每一個細節都能完美呈現。
阿依夏靜靜地站在人群中,看著這一切,忽然輕聲問林硯:“你真的相信這些能留下來嗎?”
林硯微笑:“只要有人愿意堅持,就一定能。”
隨著活動的進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吸引過來,他們好奇地看著古老的技藝,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興趣。
阿依夏也逐漸放松下來,開始與大家交流艾德萊斯綢的制作工藝。
她詳細介紹了綢緞的歷史背景和制作流程,贏得了陣陣掌聲。
“其實,艾德萊斯綢不僅是一種布料,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征。”
阿依夏說道,“每一塊綢緞都承載著無數人的智慧和心血,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更多人了解并喜愛它。”
林硯在一旁認真聽著,心中充滿了感動。
這條路雖然充滿挑戰,但只要有像阿依夏這樣的人愿意堅持,就一定能夠走得更遠。
夜幕降臨,茶館外的燈光依舊明亮。
林硯與阿依夏坐在院子里,享受著難得的寧靜。
微風拂過,帶來了絲絲涼意,卻也讓人心曠神怡。
“今天真的很感謝你,林硯。”阿依夏輕聲說道,“如果沒有你和大家的幫助,我可能早就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