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嘛。”林硯笑著回應,轉身迎接她?!拔乙呀洶殉醪降男蘅樣媱澁嫵鰜砹?,你看這樣行不行?”
古麗米熱走到墻邊,仔細端詳著墻上的標記,眉頭微皺:“這個計劃看起來不錯,但我還是覺得,必須更換部分腐朽的承重梁?!?/p>
林硯搖了搖頭:“我理解你的擔憂,但我們應該遵循‘最小干預’的原則。換掉承重梁會影響整個建筑的原始風貌,不如采用鋼架加固方案,既能保證安全,又能保留歷史感。”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爭執不下。
就在這時,一個蒼老的聲音從門口傳來:“可以保梁,但你們得讓這屋子活過來?!?/p>
他們回頭一看,原來是本地年長的泥瓦匠木拉提。
他邁著緩慢的步伐走進大廳,眼神中透著歲月沉淀的智慧。
木拉提環顧四周,點了點頭:“我剛剛在外面看了半天,你們的想法我都聽到了。承重梁確實有問題,但不需要全部換掉。用鋼架加固是個好主意,不過關鍵是要讓它能繼續承載歷史?!?/p>
林硯和古麗米熱對視一眼,仿佛達成了某種默契。
林硯點了點頭:“木拉提師傅說得對,我們要讓這茶館活起來,不僅僅是修復它,更是讓它再次成為人們心中的家園?!?/p>
正當施工籌備有序進行時,街道辦的一通電話打破了平靜。
林硯接起電話,對面傳來一個冷冰冰的聲音:“林硯先生,我們收到第三方對項目合規性的質疑,因此需要暫緩審批流程,請您配合?!?/p>
林硯心里咯噔一下——趙明遠動手了。
他知道這位地產商代表一直覬覦老城區的改造權,意圖將整片街區納入商業開發范圍。
此前已有傳聞稱,趙明遠正試圖通過各種手段拖延修復工程,為自己的開發計劃鋪路。
當天夜里,林硯獨自留在茶館,翻找檔案室里積灰的文件。
他整理出爺爺當年主持老城保護工作的記錄、茶館最初建設時期的地契復印件、以及多位老街坊關于茶館歷史的口述錄音。
每一頁紙都像是一段被遺忘的記憶,等待著被喚醒。
他一邊整理材料,一邊思考對策。
第二天清晨,他便帶上所有資料前往區文旅局,準備提交特別申請,爭取盡快恢復審批流程。
而就在他離開后不久,阿依夏走進了茶館。
她望著墻上的粉筆線,看著那些被標注出的修復區域,若有所思。
她拿起手機,打開社交媒體平臺,發布了一條動態:
【我記憶中的老茶館】你是否還記得小時候在這里聽過的彈布爾琴?
還是那杯冒著熱氣的手工茶?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與照片,讓更多人知道這座茶館的意義。
她按下發送鍵,窗外的陽光正好灑在她的肩頭,像是某種無聲的回應。
而在遠處的街道上,林硯的身影漸漸消失在晨霧中,背負著責任與信念,走向下一場挑戰。
阿依夏的動態一經發布,迅速在本地社交平臺上掀起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