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莉娜·克里斯托夫站在冰封的大陸上,冰冷的狂風刮過她的臉頰,她呼出了一口氣,水汽在棉質的巴拉克法帽內凝結成冰霜。
艾美蘭西對南極的科考起源于一年前,在數個月之前,第一次接觸南極的探險者們第一次踏上了這塊大陸,一塊冰封的大陸。
在這里,一切都被冰雪和狂風統治,而即便是最壯碩的人類,也難以在這里生存下去,也只有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這片大陸才能稍微的消停一會。
“繼續走吧。”
在她的身后,一艘橘紅色的大船停靠在岸邊,現在的船只多采用魔導主機或者蒸汽輪機,艾美蘭西獨有的鋼制船體讓如今的探險者能夠擁有一艘足以抗衡風暴的艦船。
而新動力技術和無線電通訊的運用,也使得如今的探險比以前更加安全,探險者們一代又一代地犧牲與幸存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經驗,而如今,最新一代的探險者們跋山涉水,即將丈量他們腳下的這片世界。
一位科考隊員將手里的干肉餅咬下,雞肉,豆子,蔬菜與香料打碎,風干,粘合,就成就了今日的干糧,這是一種結合了布爾尼亞當地風味和傳統,加以艾美蘭西現代食品科學的干糧。
如果要說南極大陸,這片大陸最初也是由愛麗絲所提出的設想,在她的想象之中,南北極作為遠日維度,必然擁有大片冰封大陸,而拉法蘭·洛口述給愛麗絲的艾美蘭西星球規劃圖案與一萬年前的大陸分布圖又證明了南極大陸的存在。
愛麗絲沒有告訴拉維妮婭南極大陸有著什么,而拉法蘭·洛則是想讓這些新人類自己去挖掘舊文明的遺產。
“大發現號,這里是奧莉娜,請報告天氣狀況,完畢。”
通訊傳來陣陣雜音,緊接著便響了起來:“這里是大發現號,目前風速5米每秒,正在減弱中,能見度正在恢復,完畢。”
“收到,大發現號,“回聲”營地現狀如何了?完畢。”
“額,那些科學家正在處理,目前得出的結論就是那些都是人造結構,完畢。”
在南極大陸登陸后,科考團隊最先發現的是一座被命名為“回聲”基地的設施,這個基地最開始被發現的時候,其出口位于一個四米深,大概五平方米大小的坑內,入口類似孔洞。
但直到一隊科考人員因南極大風而不得不進入后,其內部才得以揭曉——在冰雪下是金屬的結構,其年代久遠以至于沒人知道那是什么年代的東西。
不過也正是因為發現了這個地下結構,艾美蘭西南極科考隊才得以在這片危險的冰雪大陸上擁有一個小小的立足點,科考隊翻修了這個小小的地下結構,搭建了庇護所,安置了科學團隊,并且在入口處樹立起了高聳的通訊鐵塔。
不過“回聲”營地位于大陸邊緣,而科考隊的目標,是南極大陸的深處——在南極的深處,高聳的山脈閃爍著金屬的光芒,在一望無際的雪原中,科考隊時不時會發現更多的遺跡,這些遺跡很多都過于久遠,但即便是這樣,他們還是能通過殘存的文物辨別出文明的痕跡。
“很難想象,這么危險的地方居然有這樣的建筑唉,我本以為這是個探尋自然的任務,未成想居然是一處遺跡。”
巨大的合金結構刺穿冰雪,如同墓石一般,無聲屹立在雪原之中,在不知名合金梁后又有著第二個埋沒在雪地里的結構,它們大多因外力而扭曲,不成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