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真的會有人,可以讓她毫無保留去愛嗎?
周瑜卻不想聽她解釋,因為他不愿承認,自己根本無法冷靜地面對她的眼淚。他更不愿承認,自己真正厭惡的,并非見到她哭泣,而是她哭泣的原因不是自己。
他對她這種陰暗、深沉、扭曲的心理——他自己都無法說清楚,到底是怎么原因。
幾日之后,周瑜有事去一趟廬江,留廣陵王一個人在中郎將府。
各地密報仍會透過繡衣樓在壽春的據點送來給廣陵王,這一點,她跟周瑜很尊重彼此,她不過問斑子隊,他不過問繡衣樓。廣陵跟江東雖然結盟,但到底不是一家。
她翻閱這幾日的密報,得知周瑜抵達廬江后,特意攜節禮前往喬府拜訪,雖未能親見小喬,卻得她破例在屏風后主動提議為周瑜撫奏一曲琵琶。密報推測,或許是因為日前陸遜查抄書肆、搜捕禁書時,周瑜出面相助,為小喬解圍的緣故。
是啊,縱然小喬最初不愿履行婚約,周瑜卻從未強求她,甚至還體貼地默許她書寫那些艷書,任憑小喬繼續消費他這個未婚夫的名聲——說不準,這也算是他們未婚夫妻間的一種獨特情趣。她這個做妹妹的,自然不好置喙。
她不知怎的,心情忽然沉了下來。傅融離開了,而這世上與她血脈相連的唯一親人,或許很快就要成親,屆時,她又將只剩自己一人。
這時,侍從來報,說孫策將軍派車來請殿下出門。她看都沒看請帖,便起身離榻,徑直走出大門,登上孫家的馬車,揚長而去。
周瑜去了廬江幾天,廣陵王便在外消磨了幾天,夜夜笙歌,不醉不歸。
等到周瑜回來那天,正好撞見孫策為廣陵王上樹摘海棠花,細細將花別在她發髻間,目光情深意切,隨后在她臉頰上落下一吻。
周瑜怒火中燒。
他壓抑情緒,要領廣陵王回家,卻碰上孫策的母親吳夫人留他們吃飯。他正要拒絕,廣陵王已經親熱地挽上吳夫人的手臂,難得帶點嬌態,說想吃上次那道魚頭湯。
吃她個屁湯!
周瑜不滿,卻不能在吳夫人面前發作。
他只能悶聲坐下,握筷的手指一寸寸收緊。
晚宴上,燈火通明、杯觥交錯,席間笑語不絕。他坐在角落,目光卻始終落在她身上。
她坐在吳夫人與孫策之間,談笑風生、舉止得體,連吃魚頭時的姿態都優雅得近乎俏皮。吳夫人逗她,她也笑,孫策替她撥魚刺,她還俏皮地挑眉說:「將軍不怕我嫌你手笨?」
她笑得這么開懷,好像他們才是她的家人,好像──她從未失去過什么。
可她明明失去了心愛之人,不是嗎?他離開之前,她明明那么憔悴消沉──
她怎么還笑得出來?還笑得這么好看?
吳夫人笑稱她作囝囝,說囝囝家人不在了,世上只有周瑜這個親人,還好周瑜與孫策情同兄弟,過去兩人早上總是一起向她拜禮,她早將周瑜視為自己的孩子,若囝囝嫁入孫家,以后也喚她一聲娘親,豈不親上加親?
孫策在一旁笑得傻氣,目光卻離不開廣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