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放下茶杯,踱步到窗前。
維多利亞港的燈火,此刻在夜色里蜿蜒流淌,倒映著這個金錢與權謀澆灌出的東方之珠。
港督麥理浩的眼神穿透玻璃,落在更遠的黑暗處,似乎已經看見那張精心編織的網正悄然撒開。
“混亂確實已經足夠了,”
他背對著妻子,聲音低沉清晰地說道,“聚焦在小林天望身上的目光,已經灼熱到令人窒息。
這份熱度,正好可以為接下來的盛宴進行暖場。
那些照片……安排出去了嗎?”
“半小時前,就擺在六家核心報刊主編的案頭了。”
麥理浩夫人語氣平靜,說道:
“角度選得很好,雖然只是柳茹夢進出淺水灣三號別墅的身影,但在那些特殊的角度下,尤其是她在門內被小林天望伸手虛扶了下的瞬間定格……已經足夠讓人遐想聯翩了。
配文是‘神秘日商與‘港姐明珠’柳茹夢過從甚密?淺水灣三號或成愛巢?’,用的是小報娛記慣用的口吻,但料足夠猛。
那些主編們,知道該怎么做。”
麥理浩緩緩點頭。
他需要的就是這種效果——不是鐵證,是曖昧的迷霧。
很多時候,真相比起猜測,殺傷力反而不足。
尤其是在這樣一個對小林天望充滿質疑與嫉妒的氛圍里,一點火星,足以點燃熊熊猜忌。
他幾乎能預見,明天全港報攤的標題會有多么不堪。
小林天望這個被左派刻意示好、被右派往死里踩的外來者,將在緋聞的泥潭里徹底失去清白的形象。
更重要的是,這盆臟水,會巧妙地將他與郭家、與那個同樣覬覦柳茹夢的霍家,推到更激烈的對立面。
華資內部的裂痕,會因為這則緋聞而撕得更深。
這是陽謀,更是他等待已久的突破口。
……
次日,清晨的港島,帶著一夜喧囂后特有的疲沓。
報攤老板老陳打著哈欠,剛把一摞還帶著油墨味的新報攤開,幾行醒目的標題就刺得他睡意全無。
《明報》社會版用含蓄卻引人遐想的筆調刊載了照片并寫道:“佳人頻顧東洋客,淺水灣畔藏春深?——本報記者直擊新晉港姐熱門柳茹夢小姐多次現身日商小林宅邸。”
照片選取了柳茹夢身影消失在別墅門后的瞬間,以及一張小林天望伸手靠近她手臂的錯位圖。
《星島日報》娛樂版則徹底撕下偽裝,標題赫然寫著:“新貴偷香竊玉?霍家大少情陷危局!
獨家秘照揭露柳茹夢與日商小林密室相會!”
附圖正是那張角度曖昧的虛扶照片,旁邊還配了一張早些時候霍震挺,在某個慈善晚宴上凝視前方的照片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