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看似無比理性的行業分析,但其中的字字句句,都是在唱衰其商業前景,試圖動搖潛在的合作伙伴和讀者信心。
造謠與唱衰,比肩接踵,淹沒了報攤一角專門擺放《龍jup》的位置。
……
銅鑼灣,人流如織的各個報攤面前。
空氣當中,都彌漫著油墨味,以及市民讀者們激烈的爭吵與議論聲。
一名油膩的中年碼頭工李伯,他叼著快燒到頭的煙卷,瞇縫著眼,一副相當老成的樣子,抖著手里的《東方日報》。
渾濁的眼睛,掃過那些刺眼的標題和墨色夸張的圖片。
“丟!這個東洋鬼子果然沒好心眼!”
他啐了一口,唾沫星子便濺在報紙角落,一張小林天望模糊的側面照片上。
“洗錢?還勾結日本黑社會?
哼!我就說嘛,這日本人年紀輕輕的。
哪來那么多錢搞這么大的陣仗?
賣小畫書?騙鬼啦!肯定是搞黑的!
這些日本仔,二戰時打我們不說,現在還想著換花樣來撈錢了?
呸!活該被罵成狗!
《龍jup》?
那都是衰仔們看的東西,敗壞風氣!
關門倒閉了最好!”
他的聲音很大,帶著底層勞工樸素的仇日情結。
以及那面對財富懸殊時,非常本能的嫉恨。
周圍幾個同樣穿著工裝、面容黝黑的漢子聞言,紛紛點頭贊同,議論聲里還夾雜著非常粗鄙的咒罵。
另一邊,夾著公文包的白領陳生,剛從對面茶餐廳出來,西裝筆挺,皺著眉翻看著《明報》那份“泡沫論”的分析。
他是個有點投資經驗的小中產。
“嘖!嘖!”
他撇撇嘴,“這幫人說得難聽是難聽了一點,但也不是全無道理。
《龍jup》那個《龍珠》和《北斗神拳》是好看,但其他的《神奇寶貝》和《美少女戰士》……我反正是沒眼看。
估計全靠包裝炒熱度,等《龍珠》和《北斗神拳》連載完了,這《龍jup》就沒人買了。
報紙分析的是事實嘛。
現在風口浪尖,投資風險肯定大。日本人?無奸不商,沒準就是來圈錢的。誰要是敢在《龍jup》投錢或投廣告,腦子肯定是進水了……”
他深深地吐槽了一番后,便將報紙夾在腋下匆匆匯入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