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卻被小林天望給學去了,讓我不得不想起金庸寫的《天龍八部》里,那位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的姑蘇慕容復了。
連載著《尋秦記》的副刊,就不是單純的副刊,deney,這是一座用黃金打造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一部擁有極強‘內容成癮性’的獨家巨著!
它能將靠前兩斧吸引來的海量、浮躁的注意力,徹底沉淀為忠誠度、依賴性和持續購買的剛性需求!
前兩斧營造了‘天時’巨大關注)和‘人和’全民議論,這第三斧則牢牢占據了無可替代的‘地利’,就是獨家的核心內容!
三者環環相扣,形成堅不可摧的閉環。
這哪里是辦報紙?
這是在鑄造媒體帝國的根基!”
麥理浩深深吸了口氣,像是要平復被這環環相扣布局所震撼的心情,眼神變得極為凝重與審慎:“我不得不說,這位年輕得過分的小林天望,實在了得。
他對人性的洞悉、對市場脈搏的把握、對傳播杠桿的運用,簡直令人嘆為觀止。
布局如棋,環環相扣,每一步都精準地踏在對手的痛點和讀者最核心的興奮點上。
若這一切真是出自他一人謀劃而非背后另有高人……
那么,他將不僅僅是攪動報業風云的過江龍,而是未來十年,整個港島乃至亞洲傳媒疆域內,最具顛覆性的力量,也是…最大的變數與潛在的……‘對手’。”
“對手?”鄧麗娉敏銳地捕捉到了丈夫話語中那絲沉重背后的深意,她秀眉微挑,湛藍色的眼眸轉向丈夫,目光如同探詢的利劍,“
urray,你的意思是……這位小林天望先生,對我們的風險已近在眼前?”
“親愛的,”麥理浩身體更加前傾,聲音低沉下去,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冰冷分析,“我說的威脅,遠不止于報業。
這樣的人,若僅滿足于媒體舞臺,尚可控。
但若……若是被左派那邊拉攏過去了,他在傳媒上的長袖善舞,被用做了大陸那邊的宣傳攻勢,于我們港府而言,無異于一場巨大的災難了。”
他銳利的目光如利刃般轉向報紙頭版——那張小林天望神色平靜,而霍震挺面若寒霜的照片上,
“我們再換一個更具戰略性的視角來看,”
他指尖精準地敲在“小林天望”的名字上,意味深長,“你看他的處境:這位才華橫溢卻無根的年輕人,甫一登島,立足未穩,便以如此高調的方式,狠狠地、公開地得罪了根基深厚的華資報業集團,更直接挑釁了霍家繼承人,樹下了死敵。
昨日華資報業的聯合打壓,已清晰表明:這些根植于港島土壤的舊勢力,已將這位天賦異稟的闖入者,視為必須聯手驅逐的勁敵。
這種基于利益本能的排斥,強大而難以化解。
對他而言,港島的水,深且混濁。”
麥理浩端起咖啡杯,目光再次投向窗外維港璀璨如浮世繪的夜景,那璀璨燈火映入他深邃的眼眸,仿佛閃爍著政治算計的星芒。
“處在這種孤立無援的敏感時刻,任何一條遞過來的橄欖枝,對他而言都重若千鈞,無異于荒漠甘泉!
一個飽受強勢本土勢力聯合圍剿的傳媒奇才,他所需要的、也是唯一可靠且強大的臂助,必然只能來源于‘島外’——來源于我們。
英資財團的善意、資源以及合作空間,將成為他在這片險灘賴以立足的最堅實階梯,也將是他積蓄力量、發起最猛烈反擊的最鋒利武器。
這是一種基于現實利益互補的……‘天然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