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閱歷不凡,見順著地下長河,竟能走出山洞來到青山翠谷,心中早已有了計較,這恐怕不只是諸葛氏先祖布的風水局,元末天下大亂,諸葛氏一族避亂來此,必然有幾手準備,這里大約是躲避亂兵的暗道吧。只不過天下承平后年久荒廢,后世子孫亦不甚了解。
一行人順流而下,在陽光里,走得就更有滋味了。
自從王才在水邊找到一棵掛滿果子的柿子樹,一干人分食下來又異常甘甜,便開始吹噓他不帶干糧也能從南直隸走到金華府,他口齒伶俐,膽子大臉皮厚,說得煞有介事的。
反之諸葛峴從小就生長在高隆村,地位雖然尊崇,卻沒怎么見識過外間的世面,倒被王才唬得一愣一愣的,聽得津津有味,還有感而發,道:“俗話說,鄉尖不如城沖,今兒才算曉得了。”
魏先生聽了暗暗好笑,他本來對諸葛村長頗有忌憚,但見諸葛峴誠心交好不似作偽,倒是放心不少。
山川雖美,道路且長。
前行十余里后,魏先生見水邊有數叢木,形成一個小小林子,便教大家席地而坐休憩一下。此處野生果子卻多,掉落砸在好幾名莊丁的頭上,干癟枯黃的野生橘子,一看就沒甚么食欲。
魏先生同眾人道:“眼下大概是午后未時,再過兩個時辰不到,便日落西山,咱們再朝前搜尋個里路,定然要往回趕路。之后或是再多準備些物資進來,或是讓衙門派差役來,咱們再商議。“
眾人自然無不聽命。
再往前數里,仍舊一無所獲,魏先生便讓大家原路折返。
回程多少有些無精打采,不多會兒又從先前休憩的林子里走過,有個莊丁噼噼啪啪被野果子砸到腦袋。
“啊喲,真是邪門。”他不禁立定身軀,定神朝樹林子周遭張望。
野橘子自然是從樹林子里落下來的,樹叢中只有一棵極豐茂的大橘樹,就在離莊丁五六步開外。莊丁上下一打量,他年輕眼神不錯,嚇出一身冷汗,朝諸葛峴嚷道:“六太爺,這這這是啥玩意?”
隊伍停了下來,眾人朝著莊丁呆呆盯著的方向望去,野橘樹的枝杈間掛著一個顏色不可辨認的東西。
魏先生心中一動,湊近大橘樹,眼睛對上的,是另一雙眼睛,困乏,疲憊,但無疑是有意識的人的眼睛。
“是活人。”魏先生聲音都打顫。
那是一個篷頭散發的人,躺在橘樹下,背靠著橘樹枝杈,身上的衣衫已經辨認不出顏色和式樣來,臉上厚厚的污垢,幾乎看不出面目來,狼狽極了。
諸葛峴從莊丁手里接過水筒,灌了幾口給那人。從他的眼神來看,人是有意識的,不知是否病得厲害,嘴巴蠕動卻發不出聲音來。
太陽漸漸西沉,魏先生同大家商議道:“這個人太虛弱,他說不出話來,不管他是不是我們搜索的何秀才,咱們都得把他救回去。”
諸葛峴連忙稱是,解下身上披風給傷員披上,因門板等粗笨雜物棄在瀑布那一頭了,便命莊丁將橘樹上那人背起來走。
魏先生讓莊丁輕手輕腳些,那人保不定身上有傷。
幾個莊丁輪流馱人,因而隊伍保持著正常的速度返回來時的洞窟。
小心翼翼穿過瀑布,找到放置火把、門板的巖石,兩名莊丁抬著門板上的人,王恒王才兩人自覺點火把開路。
回程用的時間稍稍多一點,兩個多時辰回到了乘船進入的洞口,兩條小船安然無恙系在那里,大家心中大定。
諸葛峴朝外面大喊:“我們回來了。”
外面立馬有應答:“你們在船上躺平,然后再喊”拉繩“我就把船拉出洞。”
一行人仍然分成兩船,分別拖出洞外。
外間已是滿天星斗,眾人重見天日,皆歡喜不已。
不料還沒辨個東南西北,小船剛剛靠岸,忽然一群鄉農打扮的漢子一擁而上,將小船上眾人摁倒在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