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通用語言,蹩腳的漢語問候,都代表著,這些人發自內心,對吳桐的平等或者看重姿態。
“上午好!”
吳桐逐一回以問候,托好記憶的福,在座基本都是和她有過數面之緣,或者熟識的存在,這一小撮圈子里的人,她都能一一對上名號。這樣的效應,讓率先問好的列為,不由笑得更加濃厚,吳桐記得他們,這在他們看來,是尊重重視他們的表現。
九點鐘整,會議室合門,研討會正式開始。費曼、安德魯幾位會議發起人率先逐一開口,以他們在此次ns-方程學術報告會的感悟收獲,以及他們正在研究的相應課題進行開場,拋磚引玉。
能把數學做到國際頂端的學者,雖然脾性不一,但大多數都是有一個做學問純粹之心,進入研討模式后,大家各抒己見,各有發表,并無人故意搗亂成分。吳桐積極參與其中,在這里,與諸多學者的思維碰撞,帶來的不同方面感悟收獲,沉淀在她的記憶中,成為她繼續研究的知識儲備。
兩天兩大場研討會,可以說,與坐眾人,盡皆收獲滿滿,在四號,一些國際學者才相繼飛離上京,還有部分學者,和各大企業達成合作,開始合作范圍內的公務,更有學者,饒有興致的繼續在國內旅游
這場大型學術報告會輻射地漣漪,才剛剛蕩漾起伏,所造成的影響,還在后續廣闊未來之中蘊養。
相繼送走了幾位相熟的頂尖學者,如安德魯、陶哲軒、邱先生。德利涅、費曼又花了一天的時間整理研討會所得,六號,吳桐才真正騰出來時間,去正式接手她的交叉研究所。
雖然研究所八月初就已經竣工交付,但是當時吳桐正集中攻克ns-方程,抽不出來時間正式接手,只讓團隊成員先行進入,借助這里更先進,更齊全的實驗設備進行課題研究,由老師、陶然、阮成旭和管理團隊對接暫做輔助管理運轉研究所。
研究團隊,吳桐并沒有因為自己集中數學攻克,就置之不理,下個課題,吳桐想把空置已久的新能源電池攻克,就讓研究團隊,在陶然和阮成旭的帶領下,先做一些這方面的基礎研究學習,以及資料收集。
吳桐到的時候,李軼生和徐晨陽已經在研究所門前等候,他們在研討會結束后,和吳桐約了今天交叉研究所門前見面,這兩天,他們也是在消化著研討會上大開眼界,大飽耳福的收獲。
與他們一起等待吳桐的,還有上面派來的管理團隊負責人傅川唐。
“吳總!”傅川唐率先上前,正式讓吳桐再度認識他。
他所帶領的團隊,來之前已經經過反復查驗訓練,他們的任務很明確,負責輔助吳桐做整個研究所運作,一切以吳桐為核心。瑣碎的事情他們處理好,不讓打擾到吳桐,研究以吳桐的方向為主,同時他也是整個安保團隊負責人。
“傅哥!”吳桐輕輕頷首,她和傅川唐雖然幾乎沒見過幾回面,但是不算陌生,這位是安全部門挑出來,褚部培做了專門養出來的人才。
研究所開始建立沒多久,他就開始負責溝通她的意向,做研究所的建立部署,現在正是入職研究所。
“李老師,徐師兄,一起進去說話!”吳桐沒忽略另外兩位,邁步招呼著大家一起進入研究所內。
踏入研究所內,現代化的大氣簡潔映入眼簾,傅川唐利索的給吳桐做著實地簡單介紹,吳桐只是從圖紙上大致了解過研究所的布置,不過,實物和圖紙,是鮮明不同的存在。
整個交叉研究所,主體建筑地上五層,地下兩層。地下兩層暫做資料、物料儲存空間。
后盾
地面建筑一層為安保人員駐扎安防和管理團隊辦公室,二樓為數學物理研究中心,三樓材料研究重心,研究員辦公室和會議室,四樓為重點研究實驗室都在這邊布置。
五樓是吳桐的獨立空間,她的辦公室、休息室,助理辦公室也是隨身保護人員的休息室,資料室這里的休息室,正式取代了吳桐之前的簡單宿舍。
問過吳桐的意見,吳桐常用的物件兒已經從講師宿舍轉移到這邊研究所的休息室內,之前的宿舍重新還回京大校務。
日后,吳桐可以在辦公室內做研究工作,無需出門,就能直通隔壁休息室進行休息。所有樓層,都是用上了防窺防彈玻璃。
研究所的通道都是一門一關卡,五樓通道是封鎖不與下面聯通,除非特殊情況,才會開啟的。研究所內,除了吳桐的權限能開啟五樓及所有樓層,其他研究員的權限,只能到達他們相應的權限層數各種安全措施布置,只為研究所內絕對的安全和保密。
“吳總!”
“吳總!”
將李軼生和徐晨陽安置在二樓數學物理研究中心辦公室內,吳桐繼續往上巡查的過程中,看到吳桐的研究員們,不由相繼笑著振奮和吳桐打招呼。
他們吳總,短短兩個月,連著休假,又再一次創造奇跡,把ns-方程這樣的究極難題,都給攻克了,數學上,他們敢說,吳總已經登臨巔峰。
受到吳桐的激勵,一眾人都打起十二分精神,進行著手頭課題的研究,跟著吾神那樣的大佬,自己若不多加努力,遲早不用吳總說什么,自己都得淘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