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看著這滿滿代表著他們技術進步的所有零部件和裝置,他們已經在吳總的帶領下,只花了半年多的時間,就將對方數年十數年的積累,全部超越,甚至要趕在他們之前,實現真正的仿星器裝置點火試驗!
嘿嘿想想這個進步和可能性,在場所有人,都是止不住的高興興奮露于言表,他們太驕傲了!
比托卡馬克裝置難了不知多少倍的仿星器軌道裝置,被他們生生的啃下來了這個硬骨頭,所有的零部件和技術難關的突破,都是代表著他們飛升式的跨越成功,他們要彎道超車成功了!他們可以說一句,他們比海對面更強,他們要笑到最后,不像對面,玩了一半只能敗退,他們吳總帶隊攻關的數項技術難關,那都是無與倫比,不可替代的最關鍵存在!
開測
“吳總,所有裝置和部件都已經運送齊全,所有工作人員,已經就位,安排妥當,隨時可以進入組裝環節,請您指示!”一而再,再而三的查點之后,賀院士和萬院士,一道激動地匯報,他們終于要等到最后一刻,也是最關鍵的步驟到來。
成敗在此一舉!他們已經迫不及待,所有工作人員,也都摩拳擦掌,盡都是期待滿滿。所有人的熱情,已經被引燃到巔峰,蓄力十足!
“開始組裝!”
吳桐從來不是猶豫墨跡的性子,查點準備妥當,當即下達指令,開啟了最后的組裝環節。完善的圖紙,整個金烏仿星器裝置,進行了最后拼圖,序號標注完整,詳盡到每一個零部件,所有人都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確保毫無錯漏。
隨著整個項目組齊心協力的奮戰,一周后,整個金烏仿星器裝置主體成型,進入鋪設線圈軌道環節。所有的材料已經運送到位,線圈軌道的超導材料,所有生產儲量,目前最重要的,就是供給金烏工程。目前已經足量的導線,已經盡皆運輸到實驗基地,進行線圈鋪設。
按著吳桐推衍設計好的最優線圈方案,先進行改裝,將導線按著計劃規律,改裝成功集合線圈,為了保證線圈在通電過程中輸出穩定的磁場,排除安全事故隱患,吳桐在設計中,就已經做了具體的避免方案。
在每一組集合線圈的外側,按著吳桐的規劃,都裝置了一圈牢固的絕緣體支架,以保證集合線圈的穩定性,以及導線最大導電的確保。
畢竟對于仿星器這種精密的裝置來說,導線線圈哪怕晃動個一毫米,都有可能導致嚴重的實驗事故。
這樣的大型裝置,若是但凡有一絲泄露隱患,那就是了不得的大事件!畢竟在仿星器的內部,模擬的可是恒星的溫度……
所以,裝置的穩定安全,是必須
點火
隨著吳桐的指令下達,整個實驗室,都在這聲開始試驗的話音中,開始忙碌起來通電電閘打開,導線如同預期,開始承擔工作限定電流通過,同步的,吳桐開始觀察者最大磁場數據的攀升,他們本次實驗,磁場數據提升目標,是要超過50t的。從、
磁場束縛,一直都是等離子體可控的最根本要求,可控核聚變的可控,意義就在這兩個精髓字眼上。隨著顯示屏幕上的統計數據逐漸的攀升,直至超越吳桐的預期,短短的通電時間里,已經沖到了66t這個超常規數據上。
“66t,吳總,我們通電成功,我們超越了,我們做到了,666t!”在吳桐還在凝望數據的時候,萬院士和成院士以及隨著吳桐同在觀察室內的成老、陸驍,陶然阮成旭等人,都是一致的激動歡呼。只憑借這一個數據,他們就已經遠遠甩開世界差距。
能夠完成這個重大數據,就代表著,他們成功點火穩定運行,已經基本預定可控的成功。
“不錯的數據,線圈通電正常,再次核檢所有裝置是否正常,接下來,我們要面臨真正的挑戰了!”吳桐唇角含笑,為成功通電開懷喜悅,也同時保持著慣有的謹慎端正態度,他們這只是萬里長征剛邁開跨向終點的腳!
“褚部,向您匯報,金烏仿星器軌道裝置,已經成功組裝完畢,超導線圈通電測試,在剛剛已經成功驗證,現在誠邀您,參觀見證,明日十點鐘的點火試驗!”
吳桐在工作人員再次檢查裝置的時候,笑看一眾研發人員興奮激動成功的同時,將邀約電話撥出!明日就是最關鍵的點火試驗,他們也誠心邀請,這大半年以來,對他們支持最大的褚恒元,代表上面,親臨現場進行點火試驗督導。
金烏工程,能夠順利進行,能夠如此臨近成功點火,這一切,都離不開上面的大力支持,現在他們終于要有結果驗收了!“順便,請帶我向上面匯報,金烏工程,請求點火,在明天祖國母親的生日,向偉大祖國獻禮!”
“吳總,允許點火,請您全權安排,小儲明日必定,早早到場!代表我們,見證奇跡時刻!”褚恒元在吳桐匯報通電成功消息的時候,就立即用另一部紅色座機特殊電話,撥通了上面的電話,手機公放,讓電話另一端的那位,親自聽到了吳桐的澎湃請求。
當即,穩穩威嚴的聲音,通過話筒的轉播,傳達到吳桐的耳中。吳桐笑意更濃,“請您等待好消息,我們必定不負所托!”
“吳總,我們一直信任您的,請您乾綱獨斷,我們不會忘記,吳總的貢獻和付出,請容許我,明天為您們準備好慶功宴!”那端的聲音含笑,送上最大的權限,也送上了最好的祝福。
允許點火,四個擲地有聲的指令,從吳桐這里,傳達到整個項目組,每個角落,每個負責的工作人員耳中。
隨著這聲指令,所有研發人員盡皆打起百分百的精神,與他們來說,這是他們這些聚變人,等待已久,也期盼已久的輝煌時刻。
十月在高高升起的朝陽光輝下,拉開序幕,一大早,整個金烏工程研發人員盡皆精神風貌高漲,來回穿行,坐著最終的實驗準備,當時間拉進到九點鐘,所有工作人員就位,褚恒元也已經趕到當場,隨著褚恒元一起趕到的,還有一組特殊人員,那就是國家臺晚間新聞的攝像團隊。
這個隊伍只有寥寥數位人員,每一位,都是經過再三查驗,確認切實可靠,才被挑選出來,參與此項任務,甚至,在真正抵達現場前,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今天的任務是什么。來到現場,還有專門的安保人員負責一對一盯進輔助他們,完成今日的攝像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