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相比于雙錐體設計而言,乘波體氣動外形的彈頭升阻比顯然要更強一些,當它被發射出去的時候,就好像直接“乘坐”在激波上一樣,既能夠確保彈頭不那么容易被攔截,同時還可以更好地延長彈頭射程。
至于高難度設計所帶來的材料極高要求,這個問題,對吳桐來說,其實并不算難以解決。。
她在研發pl-15空空導彈的時候,做過彈體材料的有效攻關,為此研發出來了新型特種鋼材c-4,這種材料,本身就是很好的耐高溫材料。
只是,這種材料的表現,夠速度達到6馬赫的pl-15來使用,足夠在大氣層內使用,但是對于她想用在超高甚至是沖擊極高音速導彈上面,依然是局限不夠的。
這其實,是因為導彈性能決定的。高超音速導彈起步就在5馬赫以上的速度,甚至更高,吳桐還想在追求更高速度的基礎上,對導彈有更高性能要求,那么同比的,對材料的各項性能要求,也自然是成正比增高。
她需要在此基礎上,繼續提升彈體材料的性能,達到兩三千度起步的超高溫下,依然能夠保持機械性能,甚至是0燒灼。
這樣,對材料性能的要求,就不只是單純的鋼材料能夠達到的。合金材料,吳桐同樣玩得嫻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吳桐已經在同步考慮,什么樣的材料最能耐高溫。
金屬基
如今的吳桐,在不斷的大量迅速學習、理解掌握和時間的積累下,知識儲備已經可以說是博文廣記,堪稱行走的圖書館。
各種材料信息,可以說是信手拈來。
瞬時,物理界十大耐高溫材料的細致資料,就從吳桐的儲備記憶中跳躍而出,浮現在吳桐的腦海之中。
目前自然界中,當今世界上熔點最高的物質,是鉿合金。鉿合金含有金屬元素鉿,已知熔點最高的物質是鉿的化合物,五碳化四鉭鉿ta4hfc5,熔點4215攝氏度。
排名。
一張張手稿,被吳桐堆疊在桌角,驗證著,吳桐在高超音速導彈上的初步突破,妥善的收入打開的保密匣中,稍后放入保險柜內妥善保密保存。吳桐唇角揚起一抹笑意,是對自己工作的肯定。
第一步彈頭材料的順利推衍,似乎預示著,接下來的攻關順利,吳桐趁著手熱,開始了第二步的主要箭身材料研究。
在金屬鎢上,吳桐更看重的一點,是鎢可提高鋼的高溫硬度。c-4特種鋼材的性能參數其實已經很優越了,吳桐在此基礎上,以現有水平繼續延展,作為主要彈體材料來使用。這一步推衍,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再度優化,對吳桐來說,依然不算太難。
設計模型,推衍參數,設計制備工藝一系列的推衍,模擬,第二種主要彈體材料cw-1,以金屬鎢為核心的金屬基抗熱材料,在吳桐的手中誕生。
金屬基復合材料簡稱(cs),是以金屬及其合金為基體,與一種或幾種金屬或非金屬增強相人工結合成的復合材料。
其增強材料大多為無機非金屬,如陶瓷、碳、石墨及硼等,也可以用金屬絲。它與聚合物基復合材料、陶瓷基復合材料以及碳碳復合材料一起構成現代復合材料體系。
雖然是第一次玩金屬基材料,但是一法通則百法通,快要兩年的時間,經過眾多的材料研發積累,吳桐在材料上,量變引起質變,在這次的攻關中,是突破式的爆發。幾乎可以說是玩轉上下,信手拈來,各種材料在她手中,推陳出新,舉重若輕,是游刃有余的完全掌控。
嶄新的微納復合-氧化壓制技術的誕生,又一次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也是開創奠定了金屬基材料的基礎。
她以納米級超高溫陶瓷c-4相與微米級鎢基體共格增強,實現陶瓷相對難熔基體的增強和難熔金屬的補強,進而實現材料高溫強韌化、基體抗氧化和輕量化。
同時,通過表面氧化抑制設計,在基材表面原位生長形成梯度復合的陶瓷化的熱防護層,與基體具有高的熱匹配和強的冶金結合,以微納復合原位反應制備納米陶瓷相增強難熔金屬基復合材料,實現了基材的高溫、高強韌,與基體的一體化設計,進而實現高輻射、長時間抗氧化、抗燒蝕。
在吳桐的預測性能中,這種鎢核心金屬基抗熱材料,拉抗性能搭配普通合金金屬的上限,高溫強度還能再度提升,輕松往3000pa邁進,且能扛得住3000c超高溫下,無太大燒灼,能夠保持近乎完美機械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