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啊!”臺下,諸多學者、院士都在不約而同的感慨,還不足雙十,剛剛成年的年輕人,已經獲得了這個榮譽,這樣的年輕,這樣的成果,這樣的榮譽加身,這樣的被上面看重,如何不讓人艷羨!
“我都想拿院士頭銜和吳總換一下,感受感受這榮光了!”詹工咧開嘴,大大的笑著,壓低聲音和身邊的馮遠揚感嘆。他這大半輩子,說實在的,也做出了不少研究,但是距離獲得國家一等獎,還沒能到這個份上,他只在科學進步獎有過這個殊榮。
他們還是,再努力努力,看看有沒有資格在垂垂老矣的時候,摸一摸最高科學獎這個終身榮譽。
當誰不想?在場這么想的,恐怕不在少數,只是,也就是想想罷了!
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評選之難,能獲得這項殊榮的,都是有著讓人仰望的重大成果,否則,國家寧愿空懸,前兩年不正是如此!
“上面魄力不小!”馮遠揚認同的點點頭,但是仔細想想,只看看他們了解的部分,j-35項目總,吳桐的那一個個突破成果,這樣的榮譽加身,實屬正常。
就是把接下來下面兩個獎項,國家科學進步獎,國家科學發明獎都版發給吳桐,其實都不為過的!
“陸總,吳總這是把最年輕獲獎人的年齡線拉到了極致!”詹工轉而又和陸驍感慨了句,
“實至名歸!”陸驍認真的看向臺上榮耀中心的吳桐,虔誠贊揚道,他是最真切和吳桐合作過多次的,每次吳桐的優秀,總是突破他的預期,賦予了一個一個不可能的可能,將打破記錄,轉化成為了最普通的現實。
吳桐一項項卓越的突破,國內各大獎項都能頒發給她,只是,上面不會將這樣近乎于捧殺的舉動,加注在吳桐身上的,一切還是要以吳桐的安全為重。
吳桐在數學上的成果,已經足夠在世界范圍內惹眼,如果暴露了吳桐在材料學、工程學、導彈學以及物理多個領域,都有不亞于數學的稀世大才,總是應付那得不到就要毀了的危機,為了安全失去自由,這正是他們和上面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至于吳桐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國內某些心xiong狹窄之人可能看不慣的嫉妒,這才是最微乎其微,不用去在意的。
行高于人,眾必非之,但是當一個人的能力,上升到一個絕對高度,讓人觸摸不到,一木便成一林,舉世難尋,反倒是沒有人,有力氣去攀比。最笨的道理,就是攀比不到。
“吳總,期待再次為你頒獎!”老人與吳桐握手致禮,將鮮紅的榮譽證書送到吳桐手上,再次和藹笑著鼓勵道。
“必不負您的期望!”吳桐斬釘截鐵的保證道,她現在如飲瓊漿,內心的澎湃油然迸發。熱血情懷涌上,誓言在心間重重回響,回去就將pl-17和df-17雙向搞定,震懾一切宵小窺視,揚她中華國威,肅清宇內。
這個頒獎臺,這樣的認可,都賦予了吳桐,無限向上動力。她本就,熱愛著她的國家,愿意為之奮斗終身的!
雙獎
頒獎繼續進行中,但是,所有人仍為剛才的環節,感慨萬千。下一個環節,進入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今年的國家科學進步獎,毫無疑問,頒發給了今年最閃耀的威龍j-20,鯤鵬h-20項目組。剛好,這兩個,都是在過去一年,一個年初圓滿交付服役,一個圓滿試飛進入投產,并且年尾嶄新服役。
隆重的掌聲中,以陸驍、詹工,馮遠揚教授為團隊代表,上臺接受頒獎。破紀錄的重大突破,中華航空事業新的篇章,獲得此項殊榮,是沒有任何人能夠否定的榮耀。
蒼龍j-35的突破,明年還能再刷一個科學進步獎都沒問題的。
站在臺上,三人看似目光散落,其實都有把目光在某個方向頓住;
特別是授獎時刻,可能或許很多人以為,他們只是站立角度,剛好對上那個方向,但是只有他們知道,他們是在致敬,那位最該作為代表,上臺接受這份榮耀的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得主,吳桐吳總。
他們期待,中華有足夠完全保護吳桐的能力,今早將吳桐的貢獻公諸于世,讓世人為吳總贊歌。他們代替更有資格上臺的吳總來領取這份榮譽,實在是有些不好意思的汗顏!
“吳總,這是上面轉交給您!”頒獎結束后,和一眾師長一起出了大會堂,吳桐并未與陸驍、詹工等人過多在明面接觸,告別師長,就上了來接她的車上。上車后,蔡毅雙手交于吳桐一份錦匣。
吳桐拉開錦匣,一份鮮紅燙金的證書,靜靜地躺在錦匣中,無聲的宣告暈染著屬于她的榮耀,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輕輕啟動向燕園行駛,靜謐的車內,吳桐的專線再度響起,接起后褚恒元儒雅的聲音再次響起。
“吳總,收到了驚喜嗎?”雖然不能明著讓吳桐上臺領獎,但是作為j-20、h-20,j-35,三架跨時代戰機的主要核心研發者,上面特別準備了這份榮譽證書,在頒獎時刻,交付道吳桐身邊人手上,在吳桐出來,第一時間交給吳桐。
明年,還有一份大獎,也將會授予吳總,以賀吳總研發成功的ws-b1變循環發動機,以及材料學上高能氮化物,超級路基材料,超越性航空材料諸多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