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家庭條件只能說一般,沒有讓他任性的本錢,一心撲在學習上,一個好的成績讓他有了保研的資格。
保研成績好,是有足夠獎學金的,以及研究生補貼,能支撐起他整個讀研費用,不用家里再貼補,他也就下定決心,珍惜機會,繼續讀研。
那時候,他懂得不多,導師選中他,他只當是天不負有心人,他的努力被導師看在眼里,進而選擇了他。
進了老師的實驗室,懷著報恩的心,他更是戰戰兢兢,一心只在學習上,為導師的項目熬夜奮戰那是家常便飯。
努力再加上他可能還算有點兒天分,也不是沒有結果,最起碼他的專業技能過硬,從讀博開始,還能時不時私下接點兒小單子,讓自己手頭寬裕些,也能給家里一些補貼。
他以為只要他努力,導師就能看在眼里。
所以,就是外面有邀約,他還是一心優先給了導師的實驗室,盡管導師給的待遇并不算好,他覺得,不能辜負導師的知遇之恩。
只是事實告訴他,導師當時選中他,只是想找個能干的廉價勞動力,有了關系背景更好的選擇,之前的留聘默契都是空。
若是這件事發生在更早之前,沒有錯過畢業生最佳求職窗口,他雖然會有些遺憾不能繼續幫導師,在熟悉的環境中做事,但是不會像現在這么被動。他可以積極求職,別人能做的事情,他也能做。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被動到讓人絕望!
沒有合適的求職單位,沒有合適的求職機會。畢業后,他無法在學校繼續住宿,僅有少許備用存款,他在上京待不了多久,更別說,企圖等到明年畢業季求職,和新一屆畢業生競爭。
歷屆畢業生如果當年沒有合適的工作機會,
擴大
國家級研究所編制,則就是他天降之喜了!
老實說,就是他之前導師的實驗室,也不過是校企聯合,達不到國家級別,而現在,他不過是抱著試試看來應聘的職位,居然是國家級的研究所,若是還不知道抓緊機會,那他就是天下第一大傻蛋!
“吳教授,我的履歷你應該已經看過,現在再詳細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張謙,今年28歲,華清機械工程專業博士畢業生,師從,參與過曾發表過,希望能勝任,你說需要的機械工程研究員職位!”張謙嚴陣以待,利索熟練地講述出自己的個人履歷。
他吃虧在,能力是有,但是很多都是在給導師做項目,即使是他個人的研究項目,也都是導師是第一研發者,成果屬于導師實驗室。
這份履歷,充其量只能說是熟練地實驗能手,而不能說是什么不可或缺的創新人才。
想到這里,張謙不由再次緊繃的握緊拳頭,心里有些喪氣。
以吾神的名氣,哥德巴赫猜想證明者的招攬,多少比他優秀的人才,猶如過江之鯽,和那些頂尖人才相比,他真得沒什么競爭力。
但是,這樣的頂級橄欖枝拋到他面前,他又怎么能不去拼盡全力抓住!若是因為能力被刷下來,那他雖然遺憾,但是會再繼續努力。但是若是因為自己沒有用心而被刷下來,那就是自尋死路。
“很好,張博士,你的專業和能力與我們的需求匹配,感謝您的時間和參與,三天后,我們會給您最終答復,沒有意外,我們是歡迎您的加入!”面試結果,吳桐確認的告知,是通過的。、
張謙的表現,和神情狀態,都是與資料相符的,這個三天,也是給安全部門進一步調查的時間。沒有意外狀況,他們即將迎來新成員。
“這三天,也請您做好工作準備,入職是有住房補貼的。起薪一萬二+,年終獎,個人研發成果百分之三十專利分層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