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前他們再三被囑咐,這份小小資料盤的重要性,終逾千金,他們會誓死捍衛這份資料安全。
“謝謝領導!”吳桐欠身,有用得著的地方,是她的榮幸。
資料送走,吳桐再次進入實驗。重復制備發動機,三次試車,四次試車不停的驗證著發動機的能動性。
雖然多數導彈發動機基本都是一次性的,但是他們也要精益求精,做好最精確的制備和驗證。
同時,pl-15的其他元件,其他團隊同步安排上。初七,許工打來吳桐期待已久的致電。
“吳總,我們不負所托,完成任務,彈體制備完成!”
隨著一聲振奮的匯報,pl-15的落定進入倒計時,初步組裝開始,發動機、氧化劑貯存倉、燃燒劑貯存倉、發動機架、尾翼一項項制備,都如安裝了發條一樣,緊鑼密鼓的籌備起來。
624所本就是導彈研究試驗基地,這些加工制作都有完善生產線,給定精
準尺寸,都是可加工范圍,吳桐指令下達,整個基地都開始運轉起來,材料都是提前撥款準備好的,經費嘩嘩嘩燃燒。
還好,很多難關基本都是吳桐一手推導闖過,實驗也多是一次成功,耗費主要在重復制備驗證,前期他們最困難的研發關卡消耗資金并不算太多。
現在真正到了燒資金環節,還能支撐下來,暫時還不用向上申請二期經費。
當時科研部批下來的經費,只是初期研發經費,他們已經做好了不斷試錯,不停燃燒經費,直至成功的準備。也做好了,可能年奮戰的準備。
但是,負責主導的褚恒元、林哲明,以及共同出資方空軍、炮兵怎么也沒想到,吳桐能這么迅速,立項一兩周,就是兩個重點大突破,超級燃料和超級炸藥一鍋燴,直接給他們來了一個大跨步升級,附帶還有一個有可能打造出人工燃氣礦脈的n18。
還沒等他們消化了這兩項的突破震撼,掉轉頭一個一月的時間,吳桐已經帶隊攻克了新型發動機,試車成功,實現了初步空空導彈小型化的部分基礎。
他們還沒為這個進展激動完,剛剛秀了下威龍的肌肉,就兩三天的時間,吳桐這邊再次跨步突破,給了全國服役導彈能夠升級新燃料的保障,制備成功了超級耐高溫涂層和航空航天絕對不可或缺,至關重要的提升百分之五十性能的降溫系統設計
這一項項,重大突破,簡直讓他們體驗到,什么叫過山車式的眼花繚亂,激動人心,暢快到想要拍案而起,山呼海嘯。再次萬分慶幸,他們做了正確選擇,信任支持了吳桐,吳桐是屬于中華的。
落定
初八下午,陸驍親自來624所,送來了制導裝置部件圖。雷達、紅外線探測器、光學傳感器詳細到每一個元件,每一條線路,都清晰分明,讓人一目了然,吳桐豎起大拇指滿心贊嘆。
“在新型列陣雷達的基礎上,我們精細提升了雷達和探測傳感器,同步升級了追蹤算法控制系統希望能配得上,新的pl-15。”陸驍仔細和吳桐闡述著他設計出來的制導裝置理念,只是設計其實并不會花費太多時間,他們精益求精,在原基礎上做了升級。
“辛苦陸老師了!”吳桐感謝,設計、升級,這是需要費不少心力的,
“這些技術,也是不少威龍能夠用得上的,就一起做了攻關!”
這個基礎本就是他前幾年帶隊攻克的,如今也該到升級時間,不算多大的工程,所以,他就沒有單獨拉出來去搞,在督導威龍制備,一并進行攻關了。
吳桐點頭,她現在,很明白這里面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