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桐的材料模型,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推演出更優越的分子結構,更優越的材料配比,加上革新工藝,最終達到更具有抗拉性能、抗蠕變性、以及抗氧化、耐受力更高的超強鈦鋁合金材料。
提前推演的數據在吳桐指尖飛舞著,輸入實驗室的計算機里,阮成旭在一旁觀看。
“ti--6al-zi”
隨著吳桐逐步深入的數據,阮成旭看著逐漸成型的分子結構,神色不由愈發的肅然,這個結構?他好像從未見過!
完全迥異于,如今常見的鈦鋁合金分子結構!
有點兒意思!成華南緩步從外走進來,以手托顎,神色是和阮成旭如出一轍的認真,比起阮成旭只是敏銳自覺感覺到的不對,他看到的,要更寬廣一些!
吳桐的初次材料作品,比他預料的或許要讓人驚艷許多。
看來,他這未來關門弟子,喜歡開拓創新,多過于按部就班的推陳出新!
在吳桐輸入完最后一個數據后,成華南伸手配合的點了確認鍵,確認對該材料的理論性質進行模擬計算。
很快,軟件開始運轉跑數據,基于分子動力學的角度,開始計算宏觀下,目標材料的理論力學性質。
實驗室的計算機算力挺不錯的,很快,屏幕上顯示出了理論測試結果。
1270pa?
阮成旭驚訝的瞪大雙眼,不敢置信的看著屏幕上顯示出來的理論拉抗性數據。是他眼花了還是系統故障了?
因為鋁的比例高,稀釋了鈦的密度,目前鈦鋁合金能夠達到的普遍數據,能摸到六七百的線,都是挺優秀的材料了,航空方面搶著要的。
而現在
阮成旭揉了揉眼睛,還是那不變的1270pa,吳桐的模擬數據,生生將這個普遍閾值拉升了兩倍!
這是什么概念?
這個數據要是真的,立馬能夠打破世界紀錄,成為國家戰略機密材料,他們需要立即原地上報,調遣保護力量,簽署保密協議操作。
相對于阮成旭的驚訝,成華南就鎮定多了,他的視線在屏幕上的數據,和吳桐的手稿之間移動,對比論證。
半晌,他才開口,“你導入的數據,不是最初推演得吧?”
“剛才臨時有了點兒感觸,做了些適度調整!”她之前的模型只是建立在她對材料學的初步認知上,這兩天她又研究了不少這方面的內容,再加上剛才參觀實驗室,各種儀器工藝的認知,她的絕對判定更加精準,也就有了如今這一版更切實的數據。
“成老,你幫我看看,這個材料有投入試驗制備的價值嗎?”吳桐不好意思的笑笑,她一時興起做了些推導,還勞煩潘院長幫忙對接,來了成老的實驗室。
之前沒多想,這會兒突然反應過來,這樣強度的材料國家有沒有類似,如果有的話,她這個推導就且屬于自娛自樂,沒繼續的必要了。
“你看看,你師兄的表情,就知道有沒有價值了!”成華南指了指身邊驚訝于色的入室弟子阮成旭,還是經歷的少了,少了些泰山壓頂不變色的沉穩。
不過,吳桐的這份模擬成果著實出色,讓他這把老骨頭都覺得見世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