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潘院,會后我就協助吳桐完成開提申請提報!”李軼生表示,沒有問題。
作為和吳桐交際最多,也是目前可以說是吳桐最信任的京大老師,李軼生教授,已經無疑被吳桐和京大兩方共同默認,會是吳桐入學的指導老師之一。
雖然,現在這個指導,因為吳桐的飛速進步,已經只是生活和經驗上的指導,但是還是諸多京大教授副教授很是搶手的好吧。
李軼生很是心甘情愿受此勞累,再費心點兒也無妨!誰不想,有這樣一個神仙學生,眼見就是要長成大樹好遮陰,隨便點撥點撥,他們這些老師都能發個一區估計,多美的事!想到此,就不知道多少人眼紅李軼生。
若不是拉不下臉皮,多少老師都想投奔吳桐名下,這位能做他們的指路明燈。李軼生心里美滋滋,多少羨慕嫉妒恨都被他忽視在腦后。
“多學習是好事,不過,咱們重心還是要放在數學上,數學才是最美的宇宙學說!”周文平在一旁補充著。
這樣的學生愛好廣泛也是讓人頭疼,他們得時刻心存警惕自家的頂尖學生,別被其他不要面皮的給搶走了。
這話潘院不好開口,他得做好規勸。這孩子還小,又有這樣的成果,說實話,他們是只能哄著勸著,不能硬來,不能讓這樣的數學天才把路走偏了。
“我知道的,院長,周教授,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在數學上的學習,我永遠不會放棄的!”吳桐點點頭,笑著應下。她沒說不搞其他,但是數學會是她的根基。
周教授這話,讓她想起了李老師給她說過的一則笑談。
數學領域存在這樣一條鄙視鏈:搞理論的鄙視搞應用的,搞應用的鄙視搞統計的,搞統計的鄙視搞機器學習的
理論和應用,其實也是兩大爭端,互為看不起。
不過,這一點兒,在中華沒有特別絕對,特別是老一輩里,為了國家發展,基本都是當自己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往哪搬,陌生領域也要努力攻克學習,中華老一輩更務實,為了中華崛起,還是實用為主。
吳桐會有興趣流體力學和材料學,除了本身就有些興趣,還有和金鑫聯系中的觸動。金鑫報考和錄取都在提前批次,他已經確定好自己要走的路,報了國科大空天科學學院,飛行器的設計和工程專業。
本來學習版塊對吳桐來說大多無分先后,興趣使然,就是吳桐的優先安排。
散會后,李軼生把科研經費這個版塊對吳桐做了掏心窩的解析。
“你雖然還是學生身份,但是誰也不會把你做普通學生對待,你證明周氏猜想和孿生素數猜想,這兩次獎勵,都是學院幫你極力爭取的,這是屬于獎學金版塊。
以你現在的學術水平,加上學校背書,其實你已經有了申請國家課題的資格!”
這孩子年輕的讓人羨慕,連成年都沒有,但是國家肯定不會忽視吳桐的優秀。不拘一格降人才,拔尖人才之類的,吳桐不是不能沖一沖。
所愿
這孩子年輕的讓人羨慕,連成年都還沒有,但是國家肯定不會忽視吳桐的優秀。不拘一格降人才,這是偉人的言說,也是國家簡拔人才,深切貫策的準則。
“國家課題申請需要的手續繁多,你再有想法,可以先申請學校的經費,學校也有定向的課題研究經費,很多研究上的開銷,可以直接走科研經費!”
這只是暫時的,吳桐崛起太快,很多該有的配備跟不上她的成長速度,她的年齡,也會是在國內稍受限制的一點。
若說長江、杰青之類的,吳桐還不夠年限學歷標準之類,但是萬人拔尖人才之類的,吳桐不是不能沖一沖。
“雖然咱們搞數學的,花銷比不上物理和材料那些耗錢大戶,但是畢竟也少不了支出。比如出國或者出差交流的差旅費、出版期刊的版面費、配些好點兒的辦公設施,電腦呀,打印機什么的
甚至,你給自己開個萬兒八千的工資做生活費用都行,這些都是正當支出,只要不胡編亂造,不弄虛作假就行!國家和學校很愿意為你這些能解決重大課題的人才付出的!”
合理支出并沒有過多限制,李軼生微微在心中稍加嘆息,學術界也不是單純沒有任何陰影的,害群之馬哪里都少不了,不過還是不能因為幾只碩鼠,就否定了整個世界。
吳桐大概明白了,科研經費的意義了,這是國家對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
只是,在下午填寫開題報告之前,吳桐還有件事需要事先處理。
下午兩點半,吳桐迎來了官方報紙的采訪記者,這是要對吳桐做一個針對性的采訪報道,樹立新青少年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