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妃乃我生身之母,慶平侯府更是我倚仗的母族。他們既傾力襄助恒王兄,我自然與恒王兄休戚與共。恒王兄前程似錦、得償所愿,方是我的來日可期。”
“反之,我又會有什么好下場呢。”
恒王定定的打量了謝寧華良久,似是在辨明這番話里究竟有幾分真幾分假。
十分假!
多虧了身邊有足智多謀的幕僚提前為他剖析情形,否則他就要被謝寧華的花言巧語所蒙蔽。
幕僚說,謝寧華野心勃勃,暗藏效仿元初女帝登基稱制之心。如今表現出對他的種種敬重,不過是將他視為一柄利刃,借他之手排除異己罷了。他日若生變故,首當其沖的必是他,而謝寧華大可全身而退。
最初,他尚以為幕僚不過是杞人憂天,甚至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而今觀之,幕僚所言,分明字字句句皆是金玉良言。
尤其是,在他進宮前查知楊二郎身患隱疾,難有子嗣后,更是驚得渾身冷汗涔涔,盡是后怕。
究竟是誰要置楊二郎于死地!
楊二郎身患隱疾,根本不能生育,那漱玉所生的孩子究竟是何人之子?
他與心腹幕僚反復推敲,終于驚覺一個可怕的事實。
他自己被謝寧華和漱玉聯手算計了!
恐怕他偶然偷聽的那番話,本就是刻意說與他聽的。楊二郎對沈三之死的真相毫不知情,真正撞破這個秘密的是漱玉!
幸虧……
幸虧上天眷顧,他得了個經天緯地、驚才絕艷的幕僚。
平日里言談舉止,無不與他心意相通;危難之際,又能運籌帷幄,替他排憂解難。
就連此次入宮見謝寧華,對方會作何反應,也早在他那位算無遺策的得力幕僚預料之中。
謝天謝地!
因此,他已然下定決心采納幕僚的建議,決計不能讓謝寧華這般輕易脫身。
有謝寧華在側,父皇處置時總會多幾分惻隱,手下留情。
“是挑唆嗎?”恒王幽幽道:“可本王怎么覺得,本王倒成了六皇妹手中最趁手的那把刀。你指東,本王便不能往西。”
謝寧華在心底冷笑一聲。
呵,還自詡為最趁手的刀?
當真是厚顏無恥,慣會給司機臉上貼金。
倘若恒王也能稱得上好刀,這世間便再無破銅爛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