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真龍自有其異?
莫非,世間真有天命所歸之人,自少而顯圣?
燭火輕晃,映著朱祁鎮略顯倦怠的小臉。
朱祁鎮說完,強提的那口氣也泄了,忍不住掩口打了個小哈欠,眼睫撲閃,顯出真切的困乏。
昨夜夢里千回百轉琢磨怎么盡快親政,早醒之后便一直強打精神應對講學,此刻終于有些吃不住勁兒了。
李時勉的眼角微動。
心中的驚駭,也被眼前這絲“終究骨弱”的憐意沖淡。
慧極必傷,此乃天道。
作為翰林講官,他深知陛下今日之論,已非“穎悟”可形容,簡直是“神啟”!
但再神啟,終究也只是個九歲的孩子。
他不動聲色地看了馬愉一眼,后者會意,輕聲道:“陛下勤勉有加,奈何年紀尚幼,精力易倦。不如今日便止于此,明日再續。”
李時勉點頭,隨即起身行禮道:“陛下所言,啟人深思。然講學不宜過久,恐傷神勞體。”
朱祁鎮聞言,立刻松了一口氣,但嘴上卻繼續綠茶惋惜道:“可惜沒聽完,學生還想聽聽‘五福六極’呢。”
李時勉撫須長笑:“陛下向學之心,天日可表!實大明社稷之幸!然學養相濟,方為大道,臣等告退。”
二人躬身,緩緩退出講讀堂,沉重的殿門在他們身后合攏,隔絕了內外。
待腳步聲遠去,朱祁鎮立時躺靠在椅背上,長吁閉眼,緩緩揉著發脹的太陽穴。
剛才那一番機鋒,其實是他有意為之。
他知道,這些老儒最怕“離經叛道”,但也最敬“聰慧仁孝”。
所以他要在他們心中烙下兩個印象:一是“聰慧非常,將來不可限量”;二是“尚在成長,猶可教導”。
只有這樣,方能既贏士儒尊崇,又不至過激被防。
他還明白,這種表演不能太頻繁,否則定會引發反彈。
這“神童”人設得細水長流,皇帝聰明是國瑞,但太聰明到讓閣老們覺得位置岌岌可危……就該招風了。
畢竟,一個“完美”的圣主,有時挺礙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