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深刻。”
“先生說的‘我們’,也包括先生養的貓兒嗎?”
“店家何必試探我們?”
宋游依然笑著,往鍋中放油。
嬌小的女童縮在灶前,一邊燒火,一邊伸出兩只手,五指張開,靠近灶眼,專注烤火,仿佛對他們的談話一點不感興趣。
“不敢不敢……”
店家連忙低下頭,不敢多言。
“我喜歡吃酸口的菜,也愛吃酸腌菜,我們逸州人都好這口,不過我們平常做菜,酸多取自于醋和腌泡菜,不像這邊,取自于酸果。”宋游說著停頓了一下,“只是在我看來,在做酸口菜的同時,如果再能加點辣味,就更舒服了。”
“先生指茱萸和姜嗎?”
店家是個喜好鉆研廚藝的,很快就被調動起了興致。
“茱萸好,姜也好,不過卻還有一樣更好的,興許是還沒有傳到這邊來。”宋游捏起一顆辣椒,遞給店家,“贈給店家,里面有籽,等天氣稍稍暖和一點就可以種下去,薄土微shi,就能發芽,結出的果名為辣椒,在很多地方已經很流行,很適合用來做菜,鮮吃曬干都可。”
“好像聽說過……”
“今日用它結合店家做的酸魚試試。”
宋游口中說著,手上動作不停。
一邊操作一邊與店家講解閑聊。
其實是有意的教他,還他的好意。
都是多年之后的廚藝心得,在這個鐵鍋普及、炒菜發明都沒有多久的時代,在這個偏遠的云州,很多普遍簡單的知識都顯得很珍貴——哪怕是如這位店家這樣愛好鉆研廚藝的人,也不過憑著經驗閉門造車罷了。
三花娘娘燒火之余,也豎著耳朵聽,常常站起身,瞄向鍋中。
有新技巧就暗中記下。
沒有多久,一鍋酸辣魚便出鍋了。
依舊放了燉梅酸果,加上辣椒,湯底從原先的白黃色變得紅亮,更有食欲,魚肉飄在里頭,白中也泛了紅,很有食欲。
加一根芫荽作為點綴,便很完美了。
“給店家留一碗,嘗嘗味道,喜歡的話,以后可以做給客人吃。”宋游笑著說道,照例給店家留了一碗,其余的盛進盆中,端回樓上吃。
店家自是連聲道謝。
道人則已回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