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
女子笑著說道。
“石磨!”
旁邊那名中年文人愣了一下,只稍作思索,眼睛便一亮,喃喃著重復(fù)一遍,這才對道人拱手道:“如此簡單,在下竟猜不到,真是慚愧……”
“不敢不敢。”宋游也連忙回禮,“只是足下少有接觸石磨罷了。”
“此詩甚妙,不知娘子可否將寫有此詩的燈籠售予在下?”
“官人若肯在店中喝兩壺酒,聽一支曲,或是賞一支舞,小女子將之贈(zèng)予官人又何妨?”女子說道。
“好!”
文人立馬叫上朋友,進(jìn)了店。
宋游則向女子行禮:
“在下佩服……”
“先生謬贊了。”盛妝女子立馬一笑,似乎得到一名道人的夸耀比得到常常做店中主顧的文人士子的夸耀更令人欣喜一分,隨即才說,“先生可有做好答第二道題的準(zhǔn)備?”
“請足下開金口。”
“……”
女子展顏一笑,側(cè)身在眾多燈籠里挑了一下,挑了個(gè)簡單的,捧著小聲念道:“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宋游一聽,便也笑了。
此題簡單,哪里需要細(xì)想?何況道人大多時(shí)候都遠(yuǎn)離紅塵,寄身心于山水,從逸州靈泉走到長京,又不知見過了多少風(fēng)雨。
“風(fēng)。”
“恭喜先生,已對第二道。”女子笑吟吟,“先生雖是世外高人,卻也頗有學(xué)問,想來第三道也難不倒先生。”
“多謝足下才是。”
“先生自己修來的學(xué)問,自己解的題,小女子怎當(dāng)?shù)闷鹨粋€(gè)謝字?”女子說著一笑,笑起來美極了,身上也散發(fā)著微妙的胭脂香,這般女子,難怪能將文人士子迷得神魂顛倒。
“請出題。”
“好……”
女子又挑了一下,這才又拿起一個(gè)燈籠,念道:“千形萬象竟還空,映水藏山片復(fù)重,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
話音落地,身邊圍觀的文人也跟著思索起來。
道人卻是稍微一品,便知曉了。
“云。”
四周文人聞言,有的眼睛一亮,有的則露出了懊惱之色,似乎自己也馬上就要想到了,但僅僅是想到的前一瞬,就被這道人說了出來,那種自己解開謎題的快意自然是要弱了大半。
“先生文思真是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