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貓回頭把道人盯著。
“我以前看別人學的抱貓的方法,要是抱得三花娘娘不舒服,就調一下?!钡廊苏f道。
“……”
三花貓收回目光,轉而貼在他的xiong膛,四處瞄向街上的行人。
越近河邊,就越熱鬧。
賣小吃的,賣飾品的,賣燈籠的,還有耍雜技變戲法的,煙氣與光混雜著行人如水、歡呼聲混雜著談笑聲,構成了這個時代的盛典。
這般場景倒是有些像當初的廟會。
不過當初的廟會是在白天,以商品采購為主,別的只是熱鬧的添頭。此時的燈會卻是在晚上,主要目的就是娛樂,此外的商品交易、雜技表演戲曲歌舞都只是為了更好的娛樂,調換了過來。
忽然聽見遠處有呼聲。
那方圍了一群人。
宋游低頭一看,見懷中三花娘娘伸長了脖子,扭頭直盯著那邊,眼中充滿好奇,便邁步走了過去,同時小聲說:
“三花娘娘要是想去哪里,想看什么,跟我說就可以了。”
“喵……”
一人一貓走到了人群外邊。
踮起腳尖,往里一看。
是江湖奇人在變戲法。
一個滿臉胡須的中年男人,與身邊的諸位看官說著便于討錢的話,提筆在旁邊墻上畫了一個婦人,隨即端起一碗酒,要喂給墻上婦人喝。
滿滿一碗酒,倒入墻中,便真的不見了蹤影,既沒有流淌下來,也沒有滲進墻中。
過了一會兒,只見婦人滿面通紅。
看官看得稱奇,盡皆鼓掌歡呼。
滿地都是蹦跶著的銅錢。
宋游明顯感覺得到懷中貓兒異樣,再瞄一眼她,卻發現這貓兒低著腦袋,一眨不眨的盯著地上的銅板,以至于宋游有種感覺——若是自己沒有抱著她或沒有跟著她一起出來,這貓兒可能會鉆進去撿。
過一會兒,墻上的畫便淡了。
又過一會兒,已徹底消失。
隨即一旁的圍觀者中也有些議論之聲。
宋游側耳仔細一聽,扭頭看去。
是幾個士人,與兩名相熟的僧人一同出來賞燈,聽起來那位僧人也是會些法術,平日里也喜好表演給大家看的。剛才不知說了什么,于是朋友便起哄請他也出去表演一下。僧人怎好搶人家風頭,再三推脫,奈何推脫不過,正好先前表演的中年人也大方的笑著請他,他便只得走了出來。
是一個微胖的笑面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