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是山下村民自己養的,兩頭鳥,殺了年豬,割了塊送到道觀中來,贈予山上的清貧道人,酸菜是宋游自己泡的,組合成他喜歡的味道。
雞是自己養的土雞,白菜是自己種的,對面山頭的鄰居應當會喜歡。
烏魚則是三花娘娘從河里釣的。
宋游熟練搟皮,其余三人便負責包。
“怎么沒有耗子餡的?”
小江寒坐在三花娘娘旁邊,手上拿著餃子皮,卻是高仰起頭,一張白凈的臉沒有表情,對道人問道。
“也沒有蟲子餡!”
宋游面無表情,動作不停。
小江寒又看向三花娘娘和燕子。
三花娘娘同樣面無表情。
燕子也是默不作聲。
屬于他們的特色,要等到晚上去了。
餃子包到后半程的時候,三花娘娘便離開了,轉而去摻水燒火,等到餃子包完時,水也差不多燒開。
此時天已開始變暗。
三花娘娘勤勞無比,眼睛在黑暗中也能視物,又跑過來端著餃子,努力站直身體,將之全部撥入鍋中,用勺子攪拌幾圈,又坐回去燒火。
火光映照著水汽。
小江寒踩著小板凳,站在灶前眼巴巴盯著。
燕子則飛去請對面山頭的鄰居。
涼水摻了幾度,鍋中也滾了幾番,待得所有餃子都浮起來,三花娘娘起身看看,覺得差不多了,目光往旁邊一瞥,見女娃仍舊站在灶旁,伸長脖子眼巴巴的盯著鍋中,也不知為何,她的眼光閃爍了幾下,竟覺得這幅畫面似曾相識。
于是三花娘娘在舀起餃子前,先取了小碗來,為小江寒盛了一顆,遞到她手里,眼光閃爍的對她說:
“大人做飯的時候,如果小孩子一直等在旁邊,是可以先偷吃的!”
言語之間,儼然將自己擺在了大人的位置上。
小江寒聽了卻不覺得有問題,而是捧著小碗,仰頭與三花娘娘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