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游臨走時還從道觀取了三兩多……
只是當年的宋游都不在意,如今自然更不會在意,只拄著竹杖繼續(xù)往前,輕飄飄說了一句:“看來要省著點花了啊。”
“早就該省著點花了!”身邊童兒的眉頭卻已經(jīng)緊緊皺了起來,為自己一行的財力告急而感到擔憂,“要是不去城里住,不花錢買飯吃買水喝,我們睡在山里,三花娘娘給你捉兔子釣魚吃,在河里舀水喝,就不會花錢。”
“那怎么能行?”
“能行的!”
“三花娘娘不必著急……”
“……”
三花娘娘扭頭看了眼越來越近的城池,心里怎么能不著急:“當時在那邊,山里那么多寶貝,叫你拿你不拿,你要是拿了一樣回來我們在逸都賣成錢,就夠你在城里用很久了!”
“三花娘娘還是念念不忘啊。”
“那你用那個,用那個金錐,叫它取一塊銀子過來。”
“從哪里取呢?”
“嗯……”
這把三花娘娘問到了。
偷別人東西是耗子做的事情,三花娘娘是貓兒神,自然不會做這種事情。
不過這也難不倒三花娘娘。
“從死人的墳里取。”
“那也算偷。”
“那就取人掉在河里的。”
“不必如此……”
“哦對!三花娘娘還有一塊金子!”
“那枚金幣與三花娘娘有緣,只有那一枚,還是留著吧,只當作紀念也好。”
“那怎么辦?”
“修行之人,天地雖大,餓不死我,凍不死我,反倒是我們不花一分錢就可以走過的地方,有些商人縱使懷里裝滿了錢財與攜帶有價值千金的貨物也難以走過,渴死半路,難道在西域三花娘娘還沒看得清楚嗎?又何必如此憂心?”道人只是想笑,“何況如今世道越來越亂,妖魔邪祟頻出,以三花娘娘的本事,進了城,要掙多少錢或許不見得,要掙一頓飽飯難道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