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踏青石,得得作響。
鈴鐺亦晃出清脆聲音。
“呵呵……”
道人不禁笑了兩聲。
這次回來,本來是想撿拾十三年前留下的腳印,了卻多年前的舊憶,卻不料這個過程本身就會留下新的腳印,亦會留下新的記憶。也許這也是這個過程奇妙的地方。
慢慢悠悠出城,打量這座城池。
這次從西門出去。
守城軍校并未阻攔他們。
道人出城往西,去尋另一位故人。
沿著官道翻了不知幾座山,過了兩座橋,從上午走到下午,便到了一座縣城,名曰思遠縣。
依然在縣里找了間旅店住下,次日清早按著記憶出發(fā)。
路有幾十里,亭臺座,煙村十余家。
只是這次天不冷,比曾經好走許多。
中間好多路仿佛熟悉又不熟悉,有的越走越熟悉,才知走對了,有的越走越陌生,便又退回來,走了大半天,終于抵達新莊、老鷹山下。
“……”
眼前有一間竹院,竹排為墻,茅草為頂,籬笆為院,里頭卻是靜悄悄的,似乎沒有人。
道人站在籬笆外,看向屋中。
貓兒和他站在一起,也伸長脖子看向屋中,眼中閃爍著回想的光澤。
這是雕刻大師孔待詔的竹屋。
宋游曾來此處拜訪高人,見識了孔待詔令人驚嘆的木雕技藝,也得了許多造化,這份造化很了不得,直到現在也受益無窮,因此回到逸州就想要來拜訪探望一下,如果還見得到,就道一聲謝。
卻不料舊人似乎已經不在此處住了。
“篤篤……”
宋游還是輕叩門扉,看向屋中。
自然是沒有人回應的。
“里頭可有人?”
還是沒有任何動靜。
“……”
反倒是稍微一個晃神,再低頭一看,便見自家貓兒已經進了籬笆,一臉自然的往門口進去。
“三花娘娘怎么進去了?”
“三花娘娘就這么進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