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人立馬來了興趣,看向老先生。
“可是有新的消息?”
哪怕是后排的道人甚至三花娘娘,聞言也立馬朝前方投去了目光——這意味著即使是在三花娘娘心中,那位將軍也算是她的“故友”了。
“確有新消息。”
“莫賣關子了,快快說來!知曉老先生嘴巴干,辛苦了,這便算是我多給老先生的茶錢!”
銅錢扔上臺,落地亂滾,叮當作響。
“多謝多謝。”
老者連忙道謝,躬身撿錢,直起身來才說:“聽說北邊護國公的族弟來了親筆信,信傳到了朝中,也不知信上寫的什么,皇帝這才松口,允準護國公的后人離開長京,但是沒有回到昂州老家。”
“沒有回昂州?那去了哪?北邊?”
“之前朝中為什么不讓護國公的后人離京,諸君也有人傳聞,不知真假,老朽就不說了,也不敢說。”張老先生說著一頓,“但是這次聽說卻是新的國師站出來說,昂州北邊有些動蕩不安,不宜護國公的后人居住,將他們封往別地。”
臺下眾人一聽,卻都義憤填膺。
“昂州北邊為何動蕩,陳家為何對朝廷不滿,難道朝廷不清楚嗎?護國公的后人若是回到珠玉,動蕩不就平了?”
“護國公生在珠玉縣,那是祖籍所在,為護國而死,哪有不準后人回鄉的道理?”
“這妖道!”
不許回故地,這可是大事。
眾人興許不敢罵皇帝,可國師這等修行之人,罵起來卻是沒有任何負擔。
聽起來這位國師在民間的口碑遠不如他的師父好。
“可知被封往了何處?”
“聽說國師想將護國公后人封往堯州,不過宰相說堯州乃煙瘴之地,將之封往那里,恐招致北邊軍中的不滿,于是將之封往余州刻郡。”
“余州?”
眾人聽了一愣,瞬間皺起眉。
宋游聽了也是一愣,久久沒有說話。
“余州那是什么地方?稱不上偏遠窮困,卻也和富饒沾不了邊吧?”
“倒確實比堯州好……”
“氣煞我也!”
“這世道終究不比當年了……”
眾人議論紛紛,棚中喧鬧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