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人跳反,必成眾矢之的。
……
進路州的第一日。
宋游在路邊茶攤旁歇息。
面前一口小鍋,鍋中煮著一粒粒螺肉,底下兩片姜片,是問茶攤的攤主要的。
如今正是田螺最多的時候,昨夜在山間歇息,旁邊有幾塊稻田,等宋游早晨睡醒的時候,三花娘娘就已經去撿了滿滿一大堆田螺來。
宋游將之焯了水后,隨便一炒,便是一鍋香噴噴的螺肉。
再從攤主那里買幾個蒸餅,算是對人家贈送姜片的感謝,掰開蒸餅夾著螺肉,一邊吃一邊聽身邊的路人講述前方之事。
有名士人似是才從昂州來,講得繪聲繪色,不少攤客都在聽。
“武安侯將軍南下了?”
“還能哄騙廖兄?那偌大的武安侯陳字旗,誰能看差了去?只是路州沒有傳開消息罷了,若到昂州,簡直是路人皆知!”
“袁兄快請說話!那武安侯何時南下的,現在到了哪,又南下扶保哪一位?”
“聽說啊,我也只是聽說,武安侯接的是太子與陛下的調令,南下勤王,帶了鎮北鐵騎精銳,一路長驅直入,如今已到長京城下?!?/p>
“那就是保太子了!”
“武安侯來了!定是安定了!”
“還得是武安侯啊……”
這一桌四名士人,雖看似柔弱,談論起家國天下之事,卻比江湖人膽大許多。
“以我看啊,武安侯既至,長京亂局已定,否則也太對不起武安二字和武安侯前半生的偌大威勢了。”那名姓袁的士人說著,卻是搖頭,頗有些惋惜的說道,“可惜武安侯危矣……”
“此話怎講?”
“袁兄意思是說,武安侯功勞太高,如今南下勤王,功高震主,恐有危險?”
“可是武安侯本是接了太子調令而來,又沒有擅自動兵。武安侯這次南下勤王,恐怕也會如上次進京一樣,將親弟留在北方鎮守吧?那可是數十萬大軍,有他們在,就算此前的陛下,也不敢動武安侯吧?”
“幾位有所不知……”
那名姓袁的士人緩緩說道,想到自己聽見的消息,仍是忍不住心驚:
“聽說此次武安侯南下,若單論精騎,只帶了一萬,可他自遠治城一路南下,橫穿言州,經草頭關,又穿禾州,經北風關、嘉興關,據說沒有受到任何阻擋。數關守將一聽是他,便紛紛放行,更有甚者,派兵追隨。有沿途的客商親眼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