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冼行璋知道,這狂熱不是對著她。
“方愛卿辛苦了,朕很滿意。
”方明不敢居功,“陛下謬贊,若非陛下提點,臣等便是想破腦袋,也是無濟于事。
”冼行璋沒有再多說,只是轉頭看向一眾醫者,這里面有御醫也有民間大夫。
冼行璋招他們時,除醫術外,都背調過,能做上學官,參與與方明共同研究醫藥的,都是她親自挑選。
她面上溫和又威嚴,心里是止不住的狂笑。
爭氣!實在是爭氣!扶理宮醫學院才建成五月左右,他們的配合分工都很默契,領悟的能力也強,就這個速度看,待到今年冬日,南朝還能搞波大的。
“眾位卿家皆是有功之臣,為百姓覓得良藥,實乃大功一件,朕必重賞之,望諸位今后亦能發揚醫學,為國盡忠。
”冼行璋眉目帶笑,雖是官話,在她溫和親切的語氣下,也顯得真誠,顯得倍加激勵人心。
年輕的民間醫者悄然紅了耳尖,隨著眾人一同大聲領賞。
還要去理學院,冼行璋眼含鼓勵,對著方明點頭。
“方愛卿注意多加休息,朕有你,很是放心,愛卿也得長長久久地陪伴朕才是啊。
”“是!得陛下信重,下官絕不辜負!”待冼行璋領著內侍和一眾禁軍離去,年輕的醫者還癡癡地遙望。
“別看啦,走遠了,”一聲戲謔的聲音響起,年長些的醫者將他扯著,正往學堂走去。
年輕醫者不好意思地反駁,但臉上被戳破的薄紅騙不了人,“我沒看,就是程里大一的課程,按照進程,今年下半年,里面的學生會有一半開始歷練。
”大一,指的是大班一階層。
要求是識字,習得基本教義禮法,和基礎的數學物理,并且年齡在十一以上。
學生們很認真,但是也顯得有些吃力。
學官的教材是冼行璋前幾個月不間斷地整理出來,交由各侍中整理抄錄,最后印刷出來的。
現在用得還是手寫,書冊價值高,學官都很珍惜。
雕版印刷還未發明,活字印刷也不行。
活字看似便利,實則遠比雕版更加不易。
木活字遇水膨脹變形,金屬活字成本高昂且需解決油墨附著問題,銅活字又可能被熔鑄為錢幣。
除非,南朝能用上紙幣,再不濟用上銀幣,那銅就可以大大失去市場,從而淪為工業原料。
但是紙幣需要極高的政府公信力,在古代這是極為困難的,除非銅銀完全滿足不了交易條件,或者天下一統,且國家長治久安。
難么銀呢?冼行璋不禁思考起一個穿越人都不能放過的地方。
有道是,穿越不挖石見,將會徹夜難眠。
她眼睛雖然還在看向屋內,思緒已經飄向造船登上石見銀山的雄偉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