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悲天憫人,誰不知她才是這天底下最金尊玉貴的,論奢侈享受,何人能及她?可笑,虛偽。
劉懷瑾越想越憋屈不服,雙眼看似深邃而冷靜,實則平靜的面容下隱隱有青筋暴起。
車廂內死一般的沉寂。
車外,二斗實在沒功夫進去安慰郎君。
他騎在馬上,跟其他侍從還在對著行禮的清單,確認數了無數遍的燈籠蠟燭存量。
他偷偷嘆氣,讓郎君用稍差一點的東西郎君又不樂意,可是蠟燭對郎君幾乎是最大的消耗品,去了蒼梧郡哪里好買這樣好的蠟燭呢,真是愁死他了。
真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去蒼梧郡的路有多長啊,他這輩子還沒出過這樣的遠門。
端溪縣是什么地方?連名字都未曾聽說過,怕是窮鄉僻壤罷。
二斗在心里默默祈禱。
[希望郎君不要再生氣了,希望端溪縣是個好地方,希望我有朝一日還能隨郎君回都城。
]他樸實的愿望隨著春日漸暖的日光,一同抵達蒼梧郡。
現代總有人愛抨擊古人的思想,也愛表達自己所學所懂的知識有多么先進了不起。
但是,古人受限生產力等的限制,卻仍在許多方面能制造出遠超本時代的器物。
他們的智慧是璀璨的,只是礙于知識的缺少和技術的落后,他們不能實現太多新奇的想法。
這是冼行璋例行檢查扶理宮內理學院和醫學院時萌發的想法。
雖然手握百科玉璽,但她只能給出一些想法,再至多給出一點連她自己都看不懂的方子和機器圖樣,匠人和醫學生們就能給出令人驚喜的成果。
盡管技術條件受限,青蒿素不能成功研制,但水楊酸卻有所成就。
只是長期大量服用會導致副作用強烈,但也實實在在非常有用,只是量產不易。
這一點,在之前制出少量藥粉,并交與部分禁軍使用時已得出結論。
但是,在現在的社會條件下,它確實是實實在在的“仙藥”。
風寒致死的時代,只要能及時退熱止燒,它就是救命的。
何況,制成濃縮藥粉,比之煎煮來得更加方便及時,也遠比藥劑有效。
方明頂著亂糟糟的頭發,手里小心地捧起藥粉,微微發黃的藥粉,在他的手掌的對比下更加袖珍。
別看這只是小小一簇,已經足以救下五個風寒發熱的人了!經過醫者連日的研究,現在的藥粉遠勝當時給禁軍試用的。
冼行璋也輕輕點頭,她眼尾暈開溫潤笑意,看向方明。
年逾四十,方明卻在這幾月脫胎換骨一般,越活越年輕,心態好了,整個人容光煥發,他眼神狂熱但并不讓人反感。
因為冼行璋知道,這狂熱不是對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