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正好想讓象尋星傳消息給女帝,他拿出方子,上面有不少涂改的痕跡。
“象女官您看,經過某與同僚的改動,把檳榔的用量減少,使君子用量不變,用來治孩童癲癇和視物不清果真有奇效,”他又拿起另一張,“這個用檳榔、使君子還有苦楝皮、雷丸等,確可用來治皮疹腹瀉。
”他雙眼明亮滿面紅光,連胡子打結的下巴和青黑的眼下都掩蓋不了他的喜悅。
南都有多少人,他不能說出準確的數字,但不止都城,整個南方,百姓最容易得的病就是蟲病,腹瀉、發熱、皮疹都是常事,孩童輕則發育遲緩,重則侏儒、癲癇或是視物不清,這些困擾百姓的疾病如附骨之疽,世世代代不肯離去。
這些病不會要人命,但是會影響大家的生活,讓他們疲憊煩躁。
畢竟,換做是你,經常發熱腹瀉,皮疹疼痛,難道還能假裝沒事,天天都高興地生活嗎?反正他們是做不到的,所以這些方子實在太有用了!象尋星記下他說的更改,告訴他自己會把此事告訴女帝,想必過不了幾日,朝廷的指令就會下達,讓他放心。
說完這些,她又將新的藥房交給方明。
“這是陛下從雜書中看到的,用此法或許可以制作一種藥粉,讓人在風寒或是受傷時,有降熱止血之用,總之,陛下說你們先試著做,若是有不便之處盡管講。
”方明接過,這次他可不會再質疑女帝了,總之是試驗,他也不管女帝是在哪看到的,反正做就完了。
象尋星來的時候是晨曦微茫,走時已是晚霞遍布。
她先是跟醫者了解進度,又是跟匠者溝通陛下的要求,一日下來,說的話快比待在陛下身邊五日都多。
但她也不覺得勞累,只覺得滿足。
這種自己能參與進大事,能為主子效力解憂的滿足,滋味好比她第一次吃上蒸餅,白白軟軟的,咬下去還以為吃到云朵,那種如上云端的滋味,實在奇妙幸福。
象尋星回宮,正是齊孟下職時。
自從他把近衛軍多數收歸旗下,至少皇宮的兵力冼行璋可控,加上于聽潮替她管著南都的禁軍,有了兵,冼行璋新帝的位置也就穩了一半。
齊孟的生活也越發順利起來,新帝器重,小有兵權,都讓這個不太聰明的透明人將領變得炙手可熱。
女帝遲遲不下令任命新的近衛軍副統領,意思就很明顯了,齊孟顯然是要獨掌近衛軍一段時日。
但凡有眼力的,誰不知齊孟這是入陛下眼。
齊孟知道能穩當地走到這個位置上,實在是陛下對他委以重任,莫名的責任感升起,讓齊孟在自己五歲的孩子面前正襟危坐,擺出要長談一番的架勢。
他與齊蓉嚴肅端正地對坐,開口是諄諄教導,以后也要像阿父這樣,忠君愛國本分為人,這樣自然就會有人賞識你。
一旁指揮女使擺放膳食的管家看得一陣好笑,一個已經困得東倒西歪的孩童,一個虎背熊腰的壯漢,兩兩相望的場景,實在惹人發笑。
……科舉學子要提前五日進考試院,今日一早,學官便坐在考試院門口,挨個檢查學子學籍和所帶物品,禁軍則在一旁維持秩序。
考試院前人潮涌動。
今年加恩科舉,是給這些苦讀的學子一個天大的恩賜,畢竟三年一回的科舉,讓多少人考白了頭發,多一次科舉就多一次改變人生的機會。
此次科舉雖匆忙,于新帝宣布到考試期間不過二十日的距離,在十月末舉行,還有些學子來不及,但只要能趕來的都沒有耽擱。
十月末,既不是最冷的時候,也非農忙之時,對于家貧的學子已經算很好了。
隊伍中,有年邁衰朽的學子,也有年少意氣風發的學子;有穿著富貴的世家子湊熱鬧,也有穿著單薄麻衣的平民眼含希冀。
距離考試院不過三條街的地方,一個女子卻被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