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326年,周氏家主周修幅報上中央,愿貢獻所有家資于王朝資敵,皇帝大喜,迎周修幅入京都,周修幅此前已在朝中安排親信接應,又調親兵分批入京,再布置私兵待在城外,于接風宴上刺殺皇帝,斬殺數位宦官,改立自己為皇。
周氏立威甚久,中原地區曾一度只知周家不知皇族,周氏又借流言興名,在中原地區廣積民心,凝聚起力量,將鮮卑打至冀州涿郡一帶,一時不敢南下,僵持不下。
慕容璜瞧不起周氏皇位名不正言不順,但耗不起也攻不下。
周修幅不敢跟慕容鮮卑戰,到底怕南部冼望乘虛而入。
冼望則是坐山觀虎斗,她是女子,中原地區觀念一時難以改變,既難攻也難統治。
三者達成微妙平衡,各自立朝為政。
鮮卑立為燕國,慕容璜稱帝;中部改為周朝,周修幅稱帝;南部啟南朝,冼望稱帝。
冼望不僅天生神異,其血緣更是奇異,能使男子有孕,自己不受生育之苦。
誕下子孫亦延續此種血脈,這種天下奇聞更是讓南部百姓認為冼望是天之神女。
冼行璋聽到這時才明白,為什么這個時代看上去與正常的古代無異,但卻能立女帝,存女官,全因先祖血脈神異。
且冼望手段強硬,治下嚴明,對待官吏嚴苛對待百姓溫和,讓南部聲望一度超過中原。
因為血脈的奇異,讓啟南朝異于其它朝代,此朝開國皇帝為女,所以留下皇帝繼承人可為女性,開國三百年來,十位帝王中有六位為女子。
第三代皇帝開女官之先河,此前女帝身邊有女使,看似與官員無異,實際上仍未被承認官位,此先河一開,啟南朝被中原和北部士人百姓口誅筆伐,連南部都出現多種聲音,但一代代的堅持,讓女官在這片大地上開花。
實在可敬,便是冼行璋也不能不贊一聲“厲害”。
第十代皇帝,即冼行璋的母皇冼安南,人如其名,只能勉強安定南部,不僅算不上明君,連守國尚且費勁,且身體不算好,國事上多仰仗國舅于旎和近使女官吳潼。
吳潼天生英才,才智非凡,可惜年僅三十便英年早逝,朝政多被于氏、王氏等世家大族把控。
而冼行璋身體不好,就是延續母皇的不良基因,從小體弱,不能受冷亦難以耐熱,一生病就要非常精細地養著才能好。
冼安南有八個孩子,冼行璋非嫡非長,按理來是輪不上她的。
冼安南三十三歲時微服私訪,行至豫陽郡時,地方豪族溫氏獻上嫡支子弟溫尚云,冼安南極為喜愛,封為美人,一年后誕下冼行璋,五年里節節高升,封至貴君,堪堪比肩君后。
待冼行夢十五歲時,溫尚云已逝去三年,自溫尚云逝去后冼安南身體每況愈下,但卻發揮她今生最大的能力智慧,先想法子廢后,再力排眾議,立冼行璋為皇太女,立溫尚云為后。
原嫡女冼行郅心中憤憤,聯合皇四子和皇六女逼宮,未果,帝殺之。
其余皇女皇子,除比冼行璋小的一個皇女外,全數封王,賜居南都城中,不予離開,實為軟禁。
池鉞適時地端上消食的甜湯,冼行璋接過,嘗了一口,甜而不膩,溫熱滋補,確實不錯。
攪弄著湯勺,她垂下眼睫,這樣看來,都城中還有幾位皇女皇子,在自己位置尚不知能否坐穩時,難道他們真能心服嗎。
況且,先帝原君后背后的于氏一族,把控朝政多年,一朝勢弱,連扶持的皇女也被誅殺,豈能善罷甘休?從逼宮一事上看,他們可不像這樣好性的人。
雖說涉事臣子皆下獄,可于氏支脈眾多,依附的世家也不少,這棵樹盤根錯節,不可小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