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誰更可悲?”
意料之外的問題。
“蝶衣吧,還有菊仙。”
沒有回應。
“你覺得段小樓更可悲?”
“也許。”
她站起來拉開窗簾。陽光照進,如同大夢一場。
在路帆家吃過午飯,又坐了一會兒。下午兩點多,她告了別。
爸爸說,晚上想喊她出來吃個飯。
大年初一的時候已經去過爸爸那邊了,和他現在的女朋友也見了面,不知道今天叫自己出來又是什么意思。
時間還早,她騎著車在城市里閑轉。作業寫得差不多了,還差小小的尾巴,忙活一晚上就能結束。剩下的這幾天假期里,她再也不想看到任何和學習有關的東西。等開了學,又是連軸轉,她一定得好好放松放松。
還在年假里,路上車不多。她蹬著車子一路向東,慢悠悠地,邊騎邊看兩邊的風景。
這座城市太小了,好像一眼就能望到頭。身邊路過的不是老人小孩,就是像她這個年紀上學的人。地理老師講老齡化的時候說,只要他們在街上走一走,就知道什么是老齡化了。大人們聊天時也總說,這座城市,沒有未來。
如果這里沒有了未來,想家的時候,就只能憑吊了嗎?
許千想到自己的未來。她會走,至少在上大學的時候,會離開。北安市只有兩所???,那不是她的選擇。
她之前想去遠一點的地方念書。離家遠一點,那些記憶或許就能遠離。要是學了電影,最好能去北京;不學電影的話,就再往南一點吧,江蘇,上海,四川,或者廣東。她沒什么要求,只要有學校愿意發通知書給她,她就去。
那都是以前的想法。
她現在越來越不想離開這里。最近半年,她對這座城市的感情突然變得深刻,甚至產生了羈絆。想到總有一天要離開,心里就覺得不舒服。雖然不是從小在這邊長大,但畢竟生活了很多年,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哪怕只是在街上走著,記憶也會被牽動,有一種溫馨的感覺。
她的生活全在這里。認識的人,在意的人,難以割舍下的人,都在這里。
要是不學電影的話,就去一所省內的大學吧。甚至不用坐火車,轉兩趟大巴就能回來,隨時出發。
只要路帆需要,她就能立刻出現。
今天聽到她離婚的消息,許千著實混亂了一會兒。慶幸肯定是有的。她對路帆的丈夫印象非常不好,即便從沒當面見過,也覺得他配不上路帆。現在離了,正合她意。
可他們還有個孩子。她并不理解孩子對一個母親的全部意義,但不用想也知道,自己十月懷胎生下來、看著長大的小孩離開了身邊,做母親的心里有多難受。周梅這樣的畢竟是個例。就算是周梅,在她發燒感冒的時候也會擔心。
從三個人變成一個人。以后的日子,路帆該怎么過呢?
她其實很想趁虛而入。這個詞好像不太恰當,大概是這么個意思。她想彌補路帆心中的空缺,給她一個可以依靠的肩膀。稚嫩,卻也堅實。
我想對你好。比他更好。
許千來到約好的飯店,跟著服務員,進了包間。
只有老許一個人,看樣子早就到了。
“可算來了,這壺茶都快讓我喝光了?!?/p>
“走錯路了,多騎了一圈。”","chapter_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