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想起陳警官提到的鄰省警方的反應(yīng)速度,看樣子,那兩個孩子的出身不一般吶?
但如果這樣的話,他們怎么會被人販子拐走的?
或者那四個家伙不是人販子,這事有其他的情況?
向坤也懶得多想,反正孩子已經(jīng)安全了,這事的前因后果和他沒什么關(guān)系。
這20萬拿在手里,應(yīng)該也沒有什么隱患。
……
8月29日晚7點22分,向坤再次感受到了饑餓感。
和上次一樣,飲下了兩只兔子的鮮血,然后上床睡覺。
次日晚8:50分,向坤醒來,沉睡的時間在正常范圍。
醒來后,他并沒有立刻起床,而是又閉上了眼睛,感受了一下上次飲血期后,盯著看了38分鐘的“紙巾2”。
在上上次飲血前,向坤心血來潮想要訓練意念隔空馭物,于是對著一張紙巾盯了16個小時。雖然并沒有獲得隔空馭物的能力,但是在上次飲血后,他忽然能夠?qū)δ菑埣埥磉M行超距離感應(yīng),不論紙巾在哪,都能夠感覺到。
那張紙巾被他定義為“紙巾1”,不過后來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已經(jīng)把“紙巾1”化為了灰燼,感應(yīng)也隨之消失。
但他又重新觀察鎖定了一張“紙巾2”,雖然只觀察了38分鐘,但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觀測“紙巾1”時出現(xiàn)過的眼前白光一閃的情況。
當時他猜測,那眼前一閃的感覺,可能就是觀測達到一定效果的信號,于是便先把“紙巾2”收了起來,等待下一次飲血后來進行感應(yīng)、證實。
而現(xiàn)在,向坤閉著眼睛在床上,果然瞬間就感應(yīng)到了那張被他收在廚房櫥柜里,被用數(shù)個保鮮袋緊緊包裹住的“紙巾2”。
看來,那個眼前白光一閃的情況,確實是觀測某物達到某種效果時的信號。
不過,相比起“紙巾1”,他對“紙巾2”的感知,明顯要模糊和弱一些。
應(yīng)當和“紙巾1”、“紙巾2”的觀測程度不同有關(guān),畢竟在觀測“紙巾1”的時候,不僅時間長達16個小時,而且出現(xiàn)了四次眼前閃白光的情況。
向坤去廚房把“紙巾2”取出來,他準備在這個飲血期,針對“紙巾2”做兩個實驗:
1,把“紙巾2”寄往距離本市直線距離最遠的一座國內(nèi)城市,然后填寫個錯誤的地址、收件人信息,到時候再聯(lián)系快遞公司退回。以此來驗證,自己對“紙巾2”的感應(yīng)距離有多遠;
2,不管在做什么,只要一空閑下來,或者一想起來,就對“紙巾2”進行感應(yīng),并在感應(yīng)的過程中計時,以此來統(tǒng)計,持續(xù)的感應(yīng),是否會消耗這種感應(yīng)、定位能力。
當然,這些是要等天亮以后再做的事情,他現(xiàn)在還是快速地完成了每次飲血蘇醒后的標準程序,對自己身體的各項信息進行統(tǒng)計和記錄。
然后他坐到電腦前,開始檢查一下自己上次飲血期的針對性訓練,對閱讀書籍、記憶、思考、理解的能力有多大提升。
打開一本新的關(guān)于基因突變方面的書看了十分鐘后,向坤可以明顯地感覺到,自己看書的速度至少比之前提升了三分之一,而且記憶的速度也更快、更輕松了。
但他發(fā)現(xiàn)自己只要一開始全神貫注地看書,肌肉就會下意識地緊繃,身體仿佛處在一種戒備和戰(zhàn)斗狀態(tài)中一般,感官器官也全力運轉(zhuǎn),大腦近乎是下意識地在收集著周圍的各種聲音、氣味信息。
略一思索,向坤便明白了出現(xiàn)這種狀態(tài)的原因,好像是之前自己想提升看書、記憶的速度而拿刀扎大腿的結(jié)果……
沒能逼迫身體做出要快速看書、記憶才能脫離危險和傷害的判斷,沒能在大腦思維的進化上有促進,反倒是讓身體有了只要在認真看書,就有可能遭受襲擊和傷害的判斷……從而進化出了專心看書的同時,身體可以自發(fā)保持戒備的本能?
這讓向坤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
——————分割線————————
因為現(xiàn)在對“鬼”字屏蔽,所以本書已經(jīng)從《變成吸血鬼是什么體驗》改名為《變成血族是什么體驗》,方便大家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