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淳在那塊石頭上坐到了四點多快五點,便又下水回了海里。
向坤想了想,也把是手機和衣褲脫下來藏好,只留條內褲,潛入水中,進入“節氧模式”,跟了上去。
他一入水,之前被他扔到各處的鎢鋼球珠就匯聚了過來,就像一只聽候召喚,隨時準備沖鋒陷陣的部隊。
向坤最開始與蔣淳保持了極遠的距離,只靠著控制著派出去的“超聯物”球珠來遠遠感應其位置,然后通過蔣淳的反應,來判斷其在水中的感知范圍和感知模式。
他開始極有耐心地,一點一點地縮短與蔣淳的距離,以尋找一個更加方便適合的觀察位置。
蔣淳在水中游動的速度其實并不是很快,而且經常會沉到海底,盤腿坐著觀察四周,給向坤的感覺,他就像是在水底旅游一樣。
蔣淳的呼吸模式明顯和向坤的“節氧模式”不太一樣,但也和普通魚類的鰓呼吸不同。
按著向坤對他的行為模式的觀察,還有“超感狀態”下認知信息的分析,他是呼吸方式應該是有些類似鯨魚,也還是要回到水面換氣的。
他的眼睛也有了相應的變異進化,可以在水中輕松視物,并且有比較強的防護能力。
對于蔣淳為什么會進化出來待在水底的能力,向坤也是有些不解,難道他是被人追殺,不得已跳海藏水里躲藏?
保持著一個極佳的觀測距離,跟著蔣淳在海里待了十幾個小時后,向坤忽然感應到蔣淳的情緒開始變得焦躁起來。
他意識到,蔣淳的飲血期到了。
蔣淳沒有立刻進行捕獵和飲血,他躺倒了水底,然后伸展開四肢,閉上眼睛,似乎在控制自己的情緒,強行按捺住飲血的沖動。
這么過了一個多小時,在飲血沖動被來回壓制又不停涌起數次,讓他再難壓制后,他才開始在水中進行捕獵。
他的捕獵方式便是放松自身,讓自己像是一件沒有威脅的死物般,在獵物靠近時,猛然撲出出擒住,然后浮出水面進行飲血,動作看起來頗為笨拙和滑稽,但不得不說,相當高效和管用。
完成飲血后蔣淳便往回游,找到近海的區域一片水底礁石坐下,把自己卡在礁石底部一個小洞中。
很顯然蔣淳經常藏在這里度過飲血沉睡期,他卡在洞中,可以用旁邊的石塊和海草遮掩,不容易被恰好潛到這附近的人類發現。
至于其他魚類或水中生物,都不會把他當成可以吃的東西。
在確認蔣淳沉睡后,向坤便拉近了距離,仔細地觀察了一下他,然后又進入“超感狀態”,感知他的認知信息的變化,看他的飲血沉睡期中,變異進化在認知信息上的表達。
只過了八個小時,蔣淳就有了蘇醒的跡象,向坤趕緊又在水中拉開了距離,繼續遠遠觀察。對于不同的“變異生物”,根據各自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飲血周期、飲血沉睡期這一點,他是早就清楚了,所以對于蔣淳八小時就完成飲血,倒是一點也不驚訝。
蔣淳在水中活動了一番,等到天黑后,晚上八、九點的時候才又游回了海邊,悄咪咪上了岸。
這次他上岸的時間比上次向坤發現他時要早了很多,他跑到那海邊的小木屋邊上,學著青蛙叫了幾聲,然后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便高興地跑了出來,他們的身后,跟著一個背都直不起的老婦人。
向坤從另外一處沙灘出水上岸,但他一上岸,就立刻通過超強的感官能力,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那小木屋不遠的地方,埋伏了不少人。
看這架勢,是沖著蔣淳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