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米喬自然不會知道,在距離她幾十米外一座無人的別墅旁陰影中,一個光頭正面無表情地觀察著她。
相距這么遠的距離,又是在深夜,一般人自然是只能看到隱約有個女人站在陽臺上,頂多能看出來是個短發女子。
但向坤的超強視覺在開啟了夜視模式后,即便在這個距離,也能借上微弱的月光和其身后的燈光,將她臉上的表情變化看得清清楚楚。
他可以看出來,米喬有明顯的糾結、憂慮、疑惑和迷茫的情緒。
他也很清楚,米喬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緒,因為他本身就是始作俑者。
剛剛通過感應“黑圈涂鴉”引導出了米喬的夢境后,向坤不僅在夢境里看到了那給她講述安鐵鎮研究中心及秦嶺無人區發生異象的“研究人員”的模樣,確定了就是之前愛麗絲幫他查到的、周銳“老大”方蘋芳博士,而且在夢境中進入“類超感狀態”,嘗試著對她的夢境進行“修改”、“編輯”。
上一次,向坤第一次嘗試對米喬夢境進行修改,是把她在夢里的筆記本電腦屏幕拉長,那自然是非常地簡單。
而這一次,他做的嘗試卻是復雜得多。
他將方蘋芳的樣子,替換成了郭天向。
在向坤想來,郭天向這個人,不僅他見過,米喬同樣也見過,所以在米喬的夢境里顯現出來,應該不會太難。
但實際操作起來卻發現,在他記憶中的形象,轉化為超感狀態標記,再轉化為米喬的感官畫面,中間會有不少的缺失和差異。也好在米喬本身對于郭天向的外貌形象也是印象深刻,夢境里對細節的要求也沒那么高,很容易就接受了向坤“修改”出來的郭天向。
至于聲音同樣也是產生了出入,向坤本來是想用郭天向原聲的,結果弄出來的效果相當差勁,倒是反而和“良先生”有點相似了,也算是無心插柳。
讓米喬在夢境里看到郭天向說那么一句話,自然不是單純的惡作劇那么簡單。
除了實驗編輯、修改夢境,引導夢境主人感官信息變化的效果外,向坤同樣還想借此來影響米喬的思維,讓她往自己所需要的方向去動腦筋。
經歷那么一個夢境,米喬醒來后有多種反應的可能:
1,認為這就是一個普通的夢,繼續睡覺——但以向坤對她建立的認知模型判斷,這種可能非常小。即便出現了,再多影響幾次,多讓她做幾次類似的夢,也必然會引起她的注意;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
眾
號領??!
2,認為這夢境是受到某些物品或郭天向的影響,畢竟“神行科技”是知道兔子木雕能引發怪夢的事情。那樣的話,向坤就可以根據她醒來后的行為,知道她會動用什么樣的方式來進行調查,如何調動“神行科技”的資源,如果直接聯系“良先生”的話,同樣也能知道“良先生”會有什么樣的看法,是否對類似的現象有所了解;
3,將這夢境當成是自己的潛意識,并因此而產生一些疑問。向坤認為這是最有可能的,因為在他看來,米喬對于“神行科技”和那個“良先生”,最大的作用,就是尋找郭天向的去向。
但按照他之前窺聽到的、米喬和“良先生”的對話,以及米喬被“神行科技”安排做的事情來看,“良先生”并不是要用米喬來尋找郭天向,甚至對于能不能找到郭天向,并不是很在意。
那樣的話,“良先生”和“神行科技”為什么要冒險吸收米喬,并且幫她更換身份,還讓她了解那么多“神行科技”的秘密部門和信息?
除非“良先生”以前就給過她合理解釋,否則的話,這個疑問對向坤存在,對米喬自己應該同樣存在。
從米喬之前與“良先生”的對話來看,她對這個人應該是有很強的尊敬、崇拜和信任感,向坤自然不可能靠一個夢,一段話,就完全破壞她的這種感覺。但只要能讓她產生一點點懷疑,一點點疑惑,一點點好奇,也就夠了。
只要她開始試圖去了解和調查“良先生”以及“神行科技”背后的隱秘,那留著一件“超感聯系”物品、一件“情緒注入”物品在其身邊的向坤,同樣可以跟著得到很多信息。
她做這些事,肯定比向坤要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