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害妄想癥
是呂曉霞變異后,害怕暴露身份,于是用五年前的帳號來上知乎回答?
但那也沒有道理,現在全線實名制,想要回復和回答,都需要綁定手機。如果是無法追蹤到她身份的手機,那為什么不干脆注冊個新馬甲?
或者只是想避開“拂曉霞光”這個帳號上關注她的熟人?
向坤食指輕輕敲擊著桌面,瞇著眼睛看著“八月的kasui”兩天前發布的回答,再看看“拂曉霞光”的一百多篇回答——是的,這位少女的新帳號明顯是個“話癆”,光回答就有一百多篇,雖然大部分都是純粹抖機靈灌水的。
“八月的kasui”那倆篇回答的文字風格,明顯和呂曉霞的不一樣。
如果只是和五年前不一樣,那還可以說是當年的初二女生到了高三,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但現在向坤有她另一個知乎帳號的發言對比,有她各種社交平臺上的文字對比,基本可以確定,那兩個回答不是真正呂曉霞所發的。
雖然廢了半天勁找到的人,并不是背后真正回答的人,但向坤卻沒有絲毫沮喪,否定的答案,本身也是一種答案,而且有時候可能比肯定的答案帶來的信息更多。
向坤基本排除是呂曉霞周圍的人拿她以前的帳號來用的可能性,五年的時間,別說其他人了,就是她自己可能都未必還記得密碼。而且大概率當初在用的時候,還在讀初二的她并沒有進行手機綁定,所以后來干脆就另外注冊了一個新帳號使用。
那么為什么會有人用這個帳號發布那樣的答案?
從那條答案來看,發布的人很可能和向坤一樣是變異者、吸血鬼,如果他只是單純地想要和同類建立聯系,那弄個新帳號就是了,沒有必要費勁去弄一個其他人的帳號。
而且這兩個回答的發言內容,仔細讀來有刻意在模仿女生的感覺,說不定屏幕的背后,是一個比向坤還壯的摳腳大漢……
用一個有使用記錄的、小女生的帳號,以小女生的口吻發布那些內容,是不是就是要讓其他的“同類”認為,發布這兩個答案的,是個剛剛變異、還什么都不懂的“萌新”吸血鬼?
相比起什么都沒有的新馬甲,顯然一個有使用記錄的老id,更容易取信于人。
向坤想到了他第一次看到那只“巨型貓頭鷹”時的感覺,想到了那只“巨型貓頭鷹”不惜冒著被人類注意到的危險,靠近人類聚居地尋找他的行為。
他想到了兩個詞:
“狩獵”、“釣魚”。
不過以向坤的判斷,這背后應該不是官方。
理智告訴向坤,絕對不能聯系那個答主,裝作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沒看見,才是最好的、規避危險的方法。
默默地在旁邊注視著這個答案,注視著這個答主,才是最安全的。
不過猶豫了不過30秒,向坤就做出了決定,既然自己已經提前猜測出了對方可能的意圖,誰在明誰在暗就不好說了。
可以先觀察一下,看看對方是什么來頭。
正思考的時候,金絲雀飛到了桌上,啾啾叫了兩聲,向坤回頭看了眼窗外,這才意識到已經天亮了。
示意金絲雀飛上自己的肩膀后,向坤去給它準備鳥食,然后便換了一身衣服,摘掉眼鏡,出了門。
穿鞋子的時候,居然發現腳趾頂到了前面,好像鞋子有點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