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應的解釋,讓熊槐想起了小學時所學的課文,廉頗和藺相如結交之初的負荊請罪,就是背著荊條去請罪的。
難道現在流行用荊條?
聽到這里,熊槐算是明白了,木杖打人傷筋動骨,一不留神就會死人(如果真要用木杖sharen,也許僅僅只是幾杖的問題)。
荊條打人雖然表面上看血肉模糊,但只要處理得當,基本上不會有死亡威脅。
杖刑的目的只是為了讓其他引以為戒,讓其不再觸犯法律,真要sharen,可以直接死刑。
因此,那種大木板的杖刑,就是就跟杖刑的目的不相適宜的
熊槐看了看照應,然后又看了看陳軫,道:“客卿制定的刑罰,正和寡人之意?!?/p>
“但是對于荊條的選擇,必須要有一個限制,客卿其后進行規范。”
陳軫應道:“唯?!?/p>
肉刑的事情確認后,熊槐向在場的群臣詢問道:“眾卿,我們派去秦國的使者逢侯丑傳回消息,張儀回到秦國后,從秦宮出來,就摔斷了腿,如今閉門謝客,不見使者?!?/p>
“寡人不擔心我們楚國,送巴王之弟回國的事情,出現意外和曲折。只擔心秦國與我們楚國的講和是沒有誠意的。如果秦國想要對我們楚國不利,不知諸卿認為,我們楚國應該如何應對?!?/p>
哪怕楚國所要的土地不是對秦國很重要的商於之地,而是離秦國很遠的巴國,但是張儀依舊裝傷拖延時間。
這讓熊槐不得不遲疑,難道秦國根本就沒有打算出兵齊國,從始至終,秦國的目標就是楚國。
景鯉道:“大王無憂,如今我們楚國已經停止了針對巴國的軍事行動,漢中地區有將軍昭鼠防守,柱國景翠的大軍還在丹水休整,大將軍屈匄目前也在向柱國靠攏,楚國如今固若金湯,雖然攻打秦國,略有不足,但是要想防守,卻是足夠了?!?/p>
若是秦楚兩國的軍隊,在平原上廝殺,楚國依靠兵力優勢,還真不怕秦國。
但若是主動攻打秦國,楚國的劣勢明顯,去年柱國景翠圍攻秦國的于中,結果碰到一塊硬骨頭,圍攻許久,損失不小,卻勞而無功。
兵法上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而楚國進攻秦國,能采用的策略,只有攻城一法,而且還是函谷關武關這樣的堅城,即便是用人去填,也未必能有效果。
昭雎接著補充道:“大王,正如令尹所說,如今我楚國在各地都有重兵防守,單論防守,足以應對秦國。但是,如果秦國想要圖謀楚國,必然會要求盟友韓國出兵,韓國痛恨秦國,卻更加仇視楚國,所以韓國出兵的可能性極高。因此我們不僅需要防守秦國,同樣也需要防守韓國?!?/p>
“對于韓國來說,因為齊國的緣故,韓國小部分兵力駐扎在魏韓邊界,隨時支援和齊國對峙的魏國,以逼迫齊國撤軍?!?/p>
“而除了這一部分的兵力,韓國大部分的軍隊分成兩部,一部在宜陽防備秦國,一部在陽翟新鄭一帶。”
“一旦韓國答應秦國的請求,出兵攻打我們楚國,那么韓國出兵的地方,極有可能是宜陽和陽翟兩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