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為秦國創造機會,只需要在其他地方牽制住楚國即可。雖然我們齊國不能向楚國出兵,但是一直和楚國作戰的越國可以。我們向越國送出重利,引誘越國和我們齊國結盟攻楚,說我們齊國進攻楚國北部,請越國出兵攻打楚國東部,那么,楚國面對越國的壓力,必然會將在西部和秦國對峙的部分主力調往東部。”
“然后我們齊國只需要和秦國表達結盟攻楚的意向,秦國必然會攻擊楚國的西部。和遠在東方的齊國相比,近在咫尺的楚國,才能讓秦國獲得收益。救燕的虛名和楚國的實利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秦王會考慮的。”
齊宣王思考片刻,道:“出兵攻打三晉,必然要損耗我們齊國的實力,戰爭一旦爆發,就難以控制,況且壯大原本就已經十分強大的楚國,對于我們齊國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
“至于損失一些錢財利益,教訓一下背信棄義的楚國,對富有的齊國來說,實在是小事一件。”
決定后,齊宣王立即安排使者攜帶重禮前往越國,請已經騷擾楚國多年的越國,繼續進行起未竟的大業,加強騷擾楚國的力度。
“只是,如果秦楚兩國全都不上當,或者楚國已經決定和秦國聯合,一起攻打我們齊國,又將如何是好?”
這一種情況就是齊國所面臨的的最壞的結果。
齊宣王這些日子也是一直在擔心這個問題。
“大王,絕對不能出現這種情況,但是如果萬一出現這一種情況,我們齊國首先要做的就是收縮我們齊國的勢力范圍,進行防御戰爭,在防御中拆散各國的同盟。如果防御戰不利或者失敗,而外交還沒有取得成果,那么就只有從燕國撤軍一條路。”田盼道。
齊宣王了然,一旦出現自己說的情況,齊國就會面臨巨大的危機,那么不要說能不能保住燕國,就是保住齊國本土不失,也是一件難辦的事。
齊國和秦國不同,齊國是防線,秦國是防御點,對于齊國來說,很多地方都是突破口,一旦一處防線失守,敵人就可以長驅直入,進入齊國腹地,尤其是面對周圍所有國家圍攻的情況下。
楚國。
很快十天就過去了。
今天就是大朝議的日子。
天還沒有亮,郢都就從沉睡中醒來,貴族所在的區域,就開熱鬧起來,準備前往楚宮參加朝議。
太陽升起之時,楚國的大臣已經全部到達楚宮的議事大殿。
“令尹,您老是我們楚國的老臣,是我楚國的頂梁柱,深得大王的信任,可否知道大王這次要做什么,突然召開大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