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陽去世了?”
“是的,父親,是昭陽之子派人通告的消息。”
得到兒子的肯定回答,莊子向鹖冠子離去的方向看了一眼,見鹖冠子的身影已經消失在視野中,不由搖頭道:“可惜了。”
“走吧,準備一下,我們回楚國參加令尹昭陽的喪禮。”
楚國。
熊槐因為昭陽之死,罷朝三日,并且在楚宮中全面禁止歌舞,以表示自己的哀悼之情。
第四天,朝議再次召開,因為不是大朝議,只有幾個重臣參加。
今天的朝議內容,大臣們都心中有數。
“拜見大王。”楚王到來后,群臣禮畢。
景鯉第一個出列,向楚王進言。
“大王,令尹昭陽伐魏攻齊,戰功顯赫,舉賢任能,于國有功。今令尹昭陽已死,但此情不可滅,請大王賜謚號。”
謚號形成于西周,是天子死后,繼位國君對前任的評價。
而在西周晚期,諸侯以及重臣死后也開始有謚號,諸侯謚號很常見,但是大臣擁有謚號就很少見,一般都要有大功勞才可以。
昭陽對楚國的功勞,已經足夠獲得一個謚號,故而這幾天來,景鯉一直在思考究竟給昭陽什么謚號。
關于謚號,在春秋戰國時期還是很重要的,關系到一個人一生的評價,需要十分慎重。
對于謚號的重要性,楚國以前就發生了一起很出名的事情,可以進行說明。
昔日楚成王年老病重,打算把自己的太子換掉,不想太子商臣先下手為強,發動兵變,要做掉楚成王。
面對太子的武力相逼,強行給自己送終,楚成王只好去死,但是臨死之前,想問問太子給自己謚號是什么,以了卻自己最后的心愿。
商臣回復楚成王,謚號是靈(德之精明曰靈,亂而不損曰靈,這是一個好壞各占一半偏向惡謚的謚號。)
死亡進行到一半的楚成王,一聽是這個謚號,就停止zisha,瞪大眼睛看著商臣,不肯去死。
商臣見自己父王不肯zisha,自己也不愿意動手親手弒父,最后沒辦法,只好改謚號,改成謚號成(安民立政曰成,通達強立曰成,這是一個上等謚號)。
楚成王得知自己的謚號是“成”時,終于松了一口氣,最后遺憾的自縊而死。
楚成王是唯一一個還沒有死,就知道自己謚號的國君(自己給自己起謚號的不算)。
從這里可以知道,在春秋戰國,人們對謚號,是十分重視的。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人死之后最重要的事情,除了墳墓,也就只有謚號了。
所以令尹景鯉,才會率先向楚王提出,替令尹昭陽請謚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