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雖然不能直接出兵齊國,但是愿意放開越國北上的道路,讓越國能夠支援中原各國,一同對抗齊國。”
魏襄王聽到這里,心中冒出一個疑問,楚國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對楚國有什么好處,總不可能楚國是好人吧。
要是楚國真是好人,幾年前公孫衍和韓國,也不會被坑的那么慘。
因為魏國的智囊不再身邊,一時間想不透楚國的目的,魏襄王只好先避過此節,道:“聯合越國,對抗齊國,這是寡人的心愿,也是魏國的榮幸,不知道先生需要我們魏國做些什么?”
昭滑向魏襄王道:“大王,我們楚國與越國有一些誤會,外臣想借魏國使者的身份,前往越國交涉,請魏國與越國結盟,共同對抗齊國。”
魏襄王想了想,越國離魏國很遠,中間隔著齊楚宋三國,合越國結盟一事,成固可喜敗亦無憂。
再加上未來說不定要有求于楚國。
于是魏襄王點頭道:“可以,寡人可以任命先生為魏國的使者,出使越國,連越抗齊。”
“謝大王。”昭滑拜道。
魏襄王等昭滑離去后,立即吩咐道:“請相國來見寡人。”
頓了頓,想起公孫衍對時局的分析,再次道:“請犀首前來見寡人。”
田需和公孫衍到了魏宮后,魏襄王將昭滑請求出使越國的事情道出,問道:“兩位賢卿,不知此事如何?”
田需答道:“大王,越國出兵抗齊,對于我們魏國來說,完全是意外之喜,有利無害,臣以為可以答應楚國。”
“那么越國一事,對楚國有什么好處呢?”魏襄王問道。
“大王,越國東面是大海,西面是楚國,北面是齊國,不是攻打齊國,就是攻打楚國。楚國將越國拉入戰局,既可以削弱齊越兩國,也可以讓楚國的東面安定一段時日。”田需頓了頓再次答道:
“恐怕楚國真正的目的是巴國,一旦越國攻打齊國,自然無力繼續騷擾楚國東部,到時楚國東部壓力大減。如果秦國不同意將巴國割讓給楚國,恐怕楚國將會出兵巴國,或者出兵秦國。”
“什么?”魏襄王大驚失色,道:“如此一來,秦國豈不會再次被楚國牽制,各國伐齊一事,豈不會再次拖延,遙遙無期!”
公孫衍道:“大王,如果秦國無意和楚國講和,無論越國會不會出兵齊國,對秦楚而言都不會有任何影響,秦楚依舊還會對持下去。”
“但是越國和魏國結盟,出兵攻打齊國,對魏國而言有利無害。一旦秦國遲遲不出兵,那么就是我們魏趙兩國對抗齊國,如果能夠獲得越國的支持,哪怕是越國在一旁牽制宋國,對魏國來說,都是莫大的助力,所以連越抗齊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