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是這樣,其他各國還會圍攻秦國么!
陳軫笑道:“大王,存亡續(xù)斷,上應(yīng)天道下對人倫,如今巴國的祭祀已經(jīng)斷了數(shù)年,巴王之弟來我楚國也數(shù)年,日夜哀嘆,望西流淚,感嘆巴國先祖的血祭不存。”
“既然巴國不是秦國所滅,那么我們愿意送巴王之弟回國,祭祀巴國的先祖。存亡續(xù)斷,我們楚國也不會讓秦國專美于前,想來秦王仁義,也不會阻止吧。”
“···”熊槐愣了愣,暗道:“我楚國手里有巴王的弟弟嗎?這事前任怎么沒有印象,是他疏忽了嗎?還是剛剛陳軫制造出來的?”
雖然不知道怎么回事,熊槐還是轉(zhuǎn)眼看向張儀,問道:“不知秦國以為如何。”
張儀見楚王問話,立即明白過來,楚國不要商於之地,原來是打算要巴國的地盤。
巴國的人力物力全都比不上蜀國,楚國控制巫郡,順流而下成為一句空話。
再說,每次張儀聽到巴蜀的消息,就想到了司馬錯,想到司馬錯,就心中有氣,如果楚國拿去巴蜀,對他來說也是去了一塊心病。
最后,最關(guān)鍵的是,他張儀只想讓楚國和齊國斷交,壓根就沒想過割地給楚國,無論楚國要哪里,結(jié)果都是一樣的。
張儀此時對楚王行禮笑道:“如果巴國還有后裔健在,那實(shí)在是太好了。外臣可以許諾巴王之弟,許他以巴候之位。”
熊槐聽張儀一說,立即明白,這就是張儀同意讓出巴國。只要楚國的軍隊進(jìn)入巴國,巴國頃刻間就會變成楚國的領(lǐng)土。
至于說法,剛剛張儀已經(jīng)說了,這是巴候仰慕他楚王的仁義恩德,想要沐浴在楚王的榮光之下。
熊槐傳令道。“既如此,傳令,我楚國即刻起與齊國斷交。立即派出使者前往齊國,向齊王說明楚國的的本意,另向各國通告,我楚國和齊國斷交的消息。”
“屈匄何在?”
“末將在。”
“令你即刻啟程回到前線,率領(lǐng)一部分兵馬,準(zhǔn)備接應(yīng)巴候回巴。”
“末將聽令。”
“傳令,柱國景翠,立即從秦國邊境撤離,歸國休整。”
“傳令,派使者進(jìn)入秦國,和秦王商議巴候回國一事。”
聽到楚王一系列的命令,將前線的軍隊全部撤下來,張儀立即行禮道:“楚王英明。”
“大王英明。”其他群臣亦道。
至于楚國在楚漢中布置的十萬重兵,以及秦國在秦漢中布置的重兵,雙方都有默契的沒有提,這種事提了也沒有用,雙方都不會相信對方。
秦國攻下楚國的漢中,那么楚國的江漢一帶就全面暴露在秦國的兵鋒之下。一旦楚國奪取秦國的南鄭漢中,那么秦國的關(guān)中就會和巴蜀失去聯(lián)系。
熊槐等了一會,見大臣都沒有其他要上報,宣布退朝。
在其他人全都退出之后,昭陽慢吞吞的站起來,道:“來人,帶我去見大王,我有事要對楚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