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偉的話,真的就只是給辦案人員提供一個思路那么簡單嘛?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因為呂偉不是普通人,他的一言一行,不可能像路人甲隨便說句話那樣可聽可不聽。
放到現實中,就算是一家之主的話,都能牽動整個家庭接下來的跌宕起伏,那就更別提他這位掌控著清遠縣四五十萬人民生大計的一縣之長了。
身為縣太爺,不論做什么代表著的都不只是他個人,而是這個縣最高的權威。
就跟古代的皇帝一樣,正式場合下說的話下的命令,那叫圣旨。
私下里講出來的,那也能被稱之為金口玉律!
在當下這情形里,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都能看出,呂偉是鐵了心的認定陳陽有問題。
雖然大家都知道他和陳陽有私怨,也清楚剛才那番言論只是猜測,并無過硬的證據支撐,但他既然開了口,底下這幫人就不能真的視若無睹。
不管是他想公報私仇也好,還是就要刻意針對陳陽也罷,在查案過程中,任何一個參與進來的人,就都不可能再把陳陽當局外人。
其實說白了,事情鬧到這一步,就早已不再是單純查一個案子那么簡單。
已經上升到了呂偉與陳陽的私怨,甚至是呂偉與張宏圖兩方陣營老大博弈的層次。
在這個時候,誰要是當了真,或者單純的只是將他的話,當做一個思路去對待,那這個人就算明面上不會遭受呂偉的針對,暗地里的仕途生涯也肯定就要走下坡路了。
想到這,眾人臉上都沒了之前那種看熱鬧時的笑容。
呂偉那一方陣營的人倒還好,畢竟他們從一開始和陳陽就是敵對關系,此刻自家老大放了話,那他們照做之余,也跟著狠狠針對陳陽就行了。
張宏圖那邊的人,則是心生怨憤。
對呂偉使出來的陽謀既憤怒也不齒!
對陳陽剛才那番莽撞得罪呂偉的行為,有些怨言。
雖說兩方陣營的老大早就開始博弈了。
可這次的火花顯然要比之前更強烈,而這一切的導火索,就是陳陽!
當然,以上這兩幫人,對今時今日會出現的場景,其實都是早已預料的,只不過是沒想到會在今天出現罷了。
要說場內最為難的,就得是梁副縣長這種中立派的人了。
他們既不想得罪張宏圖,也不愿招惹呂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