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張良計,我有過橋梯。
陳陽從不信奉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一直都是有仇當場就報,有氣立馬就撒。
呂偉那番無中生有的話,是給他扣了頂大帽子。
那他此時的回應,就等于是回敬給呂偉一口被燒紅了的大鐵鍋。
他說自己沒號召力,只是人緣好。
其實就是在嘲諷呂偉沒人緣,畢竟好歹也是個縣太爺呢,提前天下達開會命令,到開會時還依舊有人缺席,那只能說明你這個縣太爺既沒威信,也不足以讓人敬重。
后面又說大家齊聚在這不是因為他,而是因為地上的尸體。
這句話的侮辱性就更足了,陳陽只是個小角色,沒有號召力屬于正常,有號召力能證明人家不俗。
而在這場景下,你呂偉召集不齊的人馬,卻因為這兩具尸體齊聚一堂,那你豈不是連死人都不如?
在場的都是人精,陳陽這話雖然說的很隱晦,可大家還是都聽明白了。
以至于,站在呂偉那邊原本幸災樂禍的人,紛紛面色一僵,忽然有了種被無形打臉的窘迫感。
而之前心懷擔憂的喬英姿等人,則是暗暗偷笑一聲后,都沖著呂偉投去了玩味的目光。
他們都想看看,這位呂大縣長,接下來會如何回應陳陽那番充滿謙虛意味的話語。
感受到眾人投來的目光后,呂偉的臉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難看起來。
他本以為自己拋出的難題,無懈可擊。
再加上這么多大人物圍著,陳陽這種沒經歷過大風雨的小角色就算有些還擊之力,也肯定會惶恐的口不擇言。
可沒想到,短暫一兩秒鐘的停頓后,陳陽竟拿出了如此犀利的一番言辭。
他的那番話,攻擊性不強,但羞辱性卻直接拉到了滿格。
對此,呂偉不是沒法反駁。
而是不好反駁。
因為陳陽反駁時用的籌碼是死人,他要是想精準回擊,就得說出一些比死人還難聽的話來。
堂堂縣太爺,用一些污穢之話去回擊一個小秘書。
最終是輸是贏先放到一旁,僅僅是這樣的做法,就會令人不齒。
也就是說,在短短時間內,陳陽硬是將他和呂偉調換了一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