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笑了笑,扭頭道:“你是新成員,由你來選。”
齊琪愣了一下,顯然沒想到陳陽這么快就把她,當成了可以共享任何信息的自己人。
不過她也沒磨嘰,笑著道:“曉月姐,先說好消息吧,這么融洽的氛圍,先講壞消息,感覺有些煞風景。”
“第一個好消息是,在四十分鐘前,咱們公司正式簽下了第一個工程項目!”
“什么工程?是在縣里嗎?”
“在縣城和清源鎮接壤的區域,具體項目是建造一棟五層的辦公樓,以及兩座五十間規格的廠房。”
聽到這,陳陽咋舌道:“這工程不小啊。”
柳曉月頷首:“是不小,當時那個工頭聯系我得時候,我還以為只是個十幾間的小廠房,或者兩層的辦公樓呢,沒想到,真實情況是我預料的好幾倍都拐彎。”
“曉月姐,你們認識這個工廠的老板嘛?”
“不認識,就是通過那個工頭介紹的。怎么了?”
“工程這方面的事,我聽我叔叔講過一些,不說像這種規模的廠房和辦公樓了,即便是村里的平房,在建造時都會找熟人,或者是找幾個去對比,然后挑一個性價比最高的,
眼下這工程規模可不小,照理說,你和陳陽都不認識老板,應該沒那么容易拿到手才對啊。”
齊琪這么說,并不是在質疑柳曉月,也不是故意搞陰謀論。
而是單純的覺著,這種事不會那么容易促成。
畢竟陳陽的公司才剛成立,既沒有知名度,也沒有實踐案例。再加上又跟老板不認識,以常理而言,這項目是根本就輪不到他們的。
柳曉月聽出了齊琪的心思,笑著解釋道:“正常情況下確實輪不到咱們,不說別的,僅是資歷這塊咱們就差了很遠,
但咱運氣好,幫忙促成這筆訂單的那個工頭,是下柳村的村民,我早前救過他老婆孩子的命,而他湊巧又和那位老板曾是戰友。所以幾乎沒怎么費力,就達成了這次的合作。”
陳陽笑道:“能在第一次見面的情況下就同意把這么大工程交給咱們,看來他們之間的戰友情很是濃厚呢。”
柳曉月點頭道:“他們當初是在西北貧瘠之地一塊當的兵,在一個戰壕里摸爬滾打了七年,聽工頭的意思,他好像救過那位老板,而且還不止一次,所以在各自退伍后,那位老板對他很是照顧,經常幫忙給他找活干。”
“所以咱這次是托了那位工頭的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