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蘇眼睜睜的看著旗下的魔兵幾乎是傷亡殆盡,才看到對面的那個身姿纖細的女人握著利劍朝著他疾馳而來。
他幾乎是目次欲裂。
但是戰(zhàn)場上和敵人講究什么仁慈那就是自取滅亡。
所以還真的是找不到任何的理由讓人家對他手下留情,所以魔族被滅,也是沒有任何可以說理的地方。
他只能是含恨遁逃。
因為只要是有點眼色的,這個時候都是看出來寧清秋到底是有多么的厲害,劍氣凌厲縱橫,這裹挾大敗魔族軍隊的赫赫神威,倒是讓烏蘇都是有了不戰(zhàn)而逃的氣場。
烏蘇想的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和敵人針尖對麥芒的,那可不是聰明人的做法,他不是盤鳩那個滿腦子只有戰(zhàn)斗的狂人,對他來說過程壓根不重要,一切只看結(jié)果,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笑得最好的,中間的一切都是不作數(shù)的
只要是最后贏了,那么他不戰(zhàn)而逃就是明智之舉,是忍辱負重,是臥薪嘗膽,若是最后輸了,那么便是一切皆休,也沒什么好說的了。
都是冒險而已。
看個人的性格和選擇。
烏蘇目前只能是暫避鋒芒,等到寧清秋那邊過了巔峰狀態(tài),便是他反擊之時。
畢竟以寧清秋之能,借助威能恐怖的劍陣,自己相當于不是和一個人在戰(zhàn)斗,而是和她仰仗的一片天地戰(zhàn)斗,自然是必輸無疑,自然明知道結(jié)局,那么還要上門送死
即便是頭腦目前已經(jīng)是被恥辱和失敗沖昏了的烏蘇,也是強自按壓心中的郁悶和憤怒,選擇了逃跑。
畢竟魔族已經(jīng)是遭受了軍隊大敗的慘況,若是連他烏蘇都是隕落在戰(zhàn)場上,那么魔族便是真正的成為笑話了。
寧清秋在后面冷聲說話,還在不停歇的刺激他:“我倒是長見識了,原來魔族個個都是逃跑高手,當初的魔尊還有昨日的盤鳩以及如今的血族烏蘇,個個都是縮頭烏龜無膽匪類,除了逃跑你們就是不能夠提起勇氣來戰(zhàn)斗嗎?”
烏蘇充耳不聞。
他跑得很快,所以寧清秋最后還是冷冷的頓住腳步,然后,解決了劍心唯我的擬態(tài),臉色有些蒼白的回到了自己這一邊的陣營,她沒有辦法長期保持那樣的狀態(tài),不然的話,大概是會逐漸抹點感性,她踏上修士的路途,就曾經(jīng)發(fā)誓要永不無情。
所以——
劍心擬態(tài)是一柄雙刃劍,殺傷敵人的時候同時要警惕會不會損傷自我。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實在不是明智之舉。"